达2吨,数量巨大,虽然两高尚无对非法买卖、运输、储存爆炸物情节严重应如何理解作出有法律效力的权威解释,但结合具体案情,从两被告人非法买卖、运输 条款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表述,而是引用了情节严重的概念,可见单纯以造成实际危害结果来衡量情节严重、忽略危险犯犯罪社会危害程度的观点也有悖于立法本意。 #p#副标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67.html -
了解详情
轻信可以借助将水泥块扔向窗户玻璃以外的地方,可以避免打碎玻璃而伤到人的结果,被告人对危害的可能性是否转化为现实性的认识是比较模糊,不确定的,也就是说, 已经预见,但是凭借自己的优势条件或采取的某些措施轻信可以避免,行为人违反的是结果避免义务。从上述分析中很容易得出结论,被告人知道当时宿舍里可能有人,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78.html -
了解详情
鼠药的柿饼后,因毒鼠强中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对被告人张某的上述行为如何定性,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将有毒的食品投放于人行 其主观上仅希望被害人李某食用有毒食品后拉肚子,花去些医药费,而并不希望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笔者认为,被告人张某在主观上虽然不直接追求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52.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发生的,则不能认定为间接故意。而过于自信过失行为人一般或多或少会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可能形式上没有采取积极而明显的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 ,强行开车通过,致使梁某被当场挤压致死。虽然李某主观上未必希望或追求该结果的发生,但出于一时之气,李某明知可能将梁某挤压致死,未采取任何避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06.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身上的汽油的情况下,仍实施这一行为,其主观上是抱着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应定为间接故意杀人罪。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分析本案 能认定为间接故意;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一般或多或少会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p#副标题#e# 其次,要对刘某的行为作一个界定。本案刘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90.html -
了解详情
。 二、问 题 本案审理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对盗窃犯罪作案当时、当地如何认定?2、以盗窃为目的到居住地以外的一个市、县作案是否构成流窜作案?对此 包括与犯罪行为有关的一切场所。其二,从我国刑法关于属地管辖中的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47.html -
了解详情
引诱而参与赌博。行为人虽然虚构了事实或隐瞒了真相,但其追求的目的和可能的结果都仅仅是使他人参与赌博,是为后一阶段的赌博取财创造条件。他人参与 行为是赌博还是诈骗,重点是考查赌博取财阶段行为人的行为而不管诱人参赌的阶段行为人如何行为,而考查赌博取财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审查行为人是否遵守规则,如行为人遵守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03.html -
了解详情
轻微,依法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三、结果 检察院撤回起诉。 四、评析 (一)本案中,被联合检查小组非法扣押财物的性质如何理解?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 非法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性质,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单位盗窃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中,单位组织实施盗窃,获取财物归单位所有,数额巨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86.html -
了解详情
坏死而死亡,对于正常体质的人而言,被告人李某的三巴掌不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就本案而言,被告人李某的三巴掌对于潘某的死亡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但无论哪种过失,都必须以行为人应当预见、已经预见为前提条件,即对危害结果有预见能力。而本案中,被害人潘某年轻力壮,虽然患有脑动脉硬化,但平时毫无征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51.html -
了解详情
被撞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司机造成轻微伤。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针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产生了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某甲的行为应构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某甲在 客体是公共安全,又侵害了车外正常行驶的骑自行车的人的生命安全,并发生了死亡结果,其主观上属过失,其行为又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某甲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