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岗位、工资、合同解除条件、违约金赔偿等均有明确约定。2004年,季某向该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当日下午季某离开该公司。从此, 。在双方实际解除劳动合同后,原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扣押员工档案,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转递,该公司应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为季某办理档案转移手续。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62.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之后,才能根据非歧视性的原则来确立裁员的标准。在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时,雇主应征求企业委员会或员工代表的意见,制定关于避免裁员和安置雇员的“社会性计划”方案 的实施范围,拓宽其覆盖面,强化失业保险管理体制,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渠道,有步骤地实行国家、社会和劳动者合理负担的制度等。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275.html -
了解详情
商业秘密,乙方(XJ公司)有义务保密。承包协议终止后,不经甲方同意,三年内乙方不得使用该客户。协议约定协议承包期限暂为一年,慧英公司每年收取XJ公司 的范围;建立秘密资料的存档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不联网;对企业员工进行商业秘密法律知识培训;与员工签署的《保密协议》;与可能接触较高级别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90.html -
了解详情
交易违法、当事人恶意拒绝履行合同、债务人恶意逃债等等,这些常见的法律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威胁或遏制公司的正常发展,甚至更严重的危险;2、我们国家正在向 参与企业招标投标活动,参加对外重大谈判,对招标投标活动出具法律意见;4、就企业员工激励方案、内部承包相关法律事务的提供法律解决方案;5、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49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惩戒性的法定责任,是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一种特别惩罚,督促企业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作为惩罚责任的另外一倍工资不能作为劳动报酬本身处理。 会让双倍工资的惩罚机制成为“空设”条款?也不尽然。对于员工而言,如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或1 年时效期内,员工有权主张双倍工资的,或者通过固定证据,而使得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775.html -
了解详情
有偷盗行为的公告,张贴在公共场所,张贴时间虽然是在原告离开企业之后,但该公告是面向企业所有的员工,其后果必然导致原告的名誉在被告企业员工 责任。所以一审、二审的判决是正确的。[案情结果] 吴江市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0年6月,被告建立QS9000标准规范的全面品质保证体系,原告被指定从事公司MS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350.html -
了解详情
收益率为正30%,而在成功的兼并活动中,目标企业的股东收益率则相对低一些,为正20%.国外有学者曾对1962年~1985年间663起成功的要约收购进行研究,结果 远景以及实际的改善,因为有效的并购是能够创造效益的,而创造效益主要来源于原来的企业员工。在本案例中,亚信也基本上是这么做的,如李建波特别提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51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不应受理。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理: 吴江市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0年6月,被告建立QS9000标准规范的全面品质保证体系,原告被指定从事公司MSA量 有偷盗行为的公告,张贴在公共场所,张贴时间虽然是在原告离开企业之后,但该公告是面向企业所有的员工,其后果必然导致原告的名誉在被告企业员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674.html -
了解详情
11月1日辞职。2000年11月2日,被告贴出公告,称原告离厂时有盗窃行为并罚款250元。原告认为,被告毫无事实根据的以公告形式称原告有盗窃行为,已损害了 所某的员工,其后果必然导致原告的名誉在被告企业员工中的降低,造成其精神上的损害;并且原告是一名外地打工人员,这一事件对其名誉的损害会影响其日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799.html -
了解详情
李xx于2013年12月9日进入上海某知名外企工作。 公司员工手册第1.8条规定,公司实行严格的工资、奖金保密制度;员工有权向公司人力资源部询问 违反规定之情形。 用人单位采用薪酬保密制度,在保护员工隐私、防止员工相互攀比、减少员工冲突流失、便利企业管理上确有优势,在合理范围内法律应予尊重,订约双方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3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