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对被告人的量刑依法可以适用免予刑事处罚。理由有四: 其一,被告人实施犯罪的主观原因是年少无知不懂法,见利而忘义。 庭审调查说明被告人初中未 体现为社会危害程度低,被告人有犯罪故意而无犯罪恶意。综上所述,本辩护人认为本案被告人的盗窃行为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933.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人对公诉机关的指控罪名没有异议,但辩护人认为,本案被告人马某某实施犯罪行为时,系未成年人,并具有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从犯、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取得受害人 以下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 一、辩护人认为,本案被告人马某某实施犯行为时系未成年人,恳请贵院依法查明、认定,并作为贵院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 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065.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身安全,其家属已积极赔偿被害人,未造成经济损失,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式,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885.html -
了解详情
罪(此罪不以牟利为目的,也不进行其他犯罪活动),只有在构成此罪的前提下,如有向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情节的,才适用该条第四 第(三)项关于“管理录像、照像、复印等设备的人员,利用所管理的设备”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从重处罚的规定。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审理认为,原审被告人龙梅英以牟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464.html -
了解详情
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一、特殊主体的适用应以一般主体的适用为条件。也就是说,犯罪的特殊主体除应具备一定的身份上的要求之外,还应同时具备一般主体的各项要求, 不符合我国刑法的规定,不利于教育挽救未成年人。二、脱逃罪不是继续犯而是状态犯。所谓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已经既遂,但其犯罪行为在相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781.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1个月=1/12岁的公式换算, 1/12岁×5个月=0.4167岁。其犯罪时的年龄可换算为,18.4岁以上-0.4167岁=17. 9833岁以上,为弱乎18 ,而骨龄鉴定不能作为直接定案的依据,不能从法律上直接排除其在犯罪时为未成年人,且无前科、无其它劣迹,认罪态度较好,能诚恳地悔罪,其家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96.html -
了解详情
,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很明显,上述第一种意见误解“受害人盗窃 了被割的电力线“不是正在运行的电力线”和“陈某不可能构成犯罪”这两个关键点,剥夺了一个未成年人获得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是不公平的,也绝不是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67.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而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八类犯罪中未包括盗窃罪。由此,丁某不属于盗窃罪的主体,进而其也不能 的后果,实施的暴力情节严重,故对本案不应免予刑事处罚,更不应不予认定犯罪。 #p#副标题#e# 综上所述,丁某虽未满16周岁,但由于其入户盗窃不成,在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66.html -
了解详情
恶劣的情节和严重后果,因此不构成犯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拐骗儿童罪是指采用蒙骗、利诱或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监护人。本案中,李 某等人抢被害人的目的是为了帮他的生父要回自己的孩子,因此不具有使未成年人脱离监护人监护的故意。但笔者认为李某等人是存在拐骗的主观故意的,首先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62.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与事实不符,该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为保护公民身体的健康权利不受侵犯,打击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十 未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案发时被告人均是未成年人。是一起因同学之间产生纠纷未能得到及时解决,事态进一步扩大导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06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