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被害人溺水死亡。上诉人浮出水面后未釆取抢救措施亦未报案。争议要点:上诉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裁判理由:上诉人作为成年和智力上无缺陷的人,对于在冰面上开车的危险性应当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而且也确实预见到了危险性的存在,只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265.html -
了解详情
号”。申领出海船舶户口簿登记表证实,“闽平渔0473号”渔船 以“0802号”名义申领新的户口簿。船管员职责证实,被告人林某是受平潭县公安局边防大队 委托从事公务 后果有多种 原因,但上诉人林某的行为是诸多原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与造成 的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五、定案结论平潭县人民法院依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172.html -
了解详情
周天伦的辩护人提出:周天伦购买气枪铅弹动机是出于好奇,并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认罪态度好,系在校学生,平时表现良好。请求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审判】 、探究欲浓厚、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我们无从看出其主观方面有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秩序行为的恶意。另一方面,1996年7月5日颁布、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96.html -
了解详情
家庭破裂,被告人想报复乙,他实施犯罪行为的对象是乙及其家人,是特定的,被告人放置爆炸物的地点是乙的家门口,爆炸物破坏的范围被限制在不是人群密集或者财产 供述的,但其它证据能清晰地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的,我们也应当予以认定。此案因被告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使被告人所希望的危害后果没有达到,系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20.html -
了解详情
所包容。评析:笔者同意对甲以故意伤害罪(致死)定性,但对乙、丙、丁的定性有不同意见:寻衅滋事罪法定最高刑为五年有期徒刑。对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 因为在河堤下甲持刀行凶时,乙、丙同时对被害人拳打脚踢,对共同殴打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都有所预见而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客观上三人共同实施了殴打的行为,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41.html -
了解详情
夜间,天明早餐时就会发生马秀枝所希望发生的一场惨剧。可见其行为的危害性仅局限于被害人一家,并不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这与在公用饮食场所投放毒药有显著不同。 饭后,引起一人中毒,经抢救脱险。未发生马秀枝故意所追求的危害后果。这与马秀枝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有直接关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关于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94.html -
了解详情
群众转移、中毒、财产损失以及人身伤亡等10种后果特别严重的并列事项,仔细探究可以发现其内容明确清晰且均系实际的危害后果。故对环境污染刑事解释第三条中 条款的理解应当遵循同类解释规则,将其归于实际危害后果的范畴,即不能认定两被告人的行为属于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当然,如果司法实践中确实发生了倍数极大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202.html -
了解详情
一周后,李某又被同学张某打了一耳光。因此辨护律师认为李某重伤的危害后果不是陶某所为而是张某所为。但是被害人、被害人家长及部分同学证实李某 原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只对另一原因介入前的现实情况负责;介入原因引起的最后结果,与前面的危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成立中断的因果关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10.html -
了解详情
也造成了他人伤害的危害后果,应认定为械具。此外,其他六名被告人明知同伴持械殴打对方,并未进行有效地阻止,默认或者容忍持械斗殴行为的发生,事中形成 聚众斗殴的共同犯罪故意,则对之应认定为持械聚众斗殴。如斗殴一方有人使用私自携带的器械或者从斗殴现场就地取材找到械具,己方其他积极参加者并不知情,亦无其他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248.html -
了解详情
,二人同时出门,沿某大道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被告人李某遇到一下夜班回家的工厂女工,以弹簧刀威胁抢得其现金345元和手机一个;被告人陈某以同样的手法 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再次,各共犯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的危害后果以及共同犯罪行为会引起的危害后果。在意志因素上,各共犯人对于认识因素所预见到的情况是希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1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