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董某的行为应定破坏电力设备罪,理由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之规定,所谓:盗窃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止目的,采取秘密手段 投入使用。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6年12月9日作出的《关于破坏电力设备几个问题的批复》中指出:以下两点应视为“正在使用”:(1)已经通电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32.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贷款291万元,数额特别巨大,造成集体财产重大损失,构成贷款诈骗罪;被告人戴海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金额达58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造成国家财产 责任。由于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在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标准问题上,对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作了不同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某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17.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一款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于1991年4 呼喊时仍不停车,将货物占为己有。货主也亲眼看到是李所为。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手段,不是秘密窃取,而是乘人不备公开夺取,符合抢夺罪的特征。李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01.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冯宝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伪造营业执照,私刻合同专用章,签订虚假经济合同的手段,诈骗财物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已构成诈骗罪。冯宝霞在诈骗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邓洪的行为不能定销赃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只有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代为销售的,才可定销赃罪。这就是说犯销赃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03.html -
了解详情
。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第三十二条,第六十条的规定,于1993年2月4日判决如下:一 后并未主动找其兄算帐、摊牌。这些都表明被告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这些财物的故意。尽管在这些财物中可能有他应得的一份,但其中主要部分应属其兄所有。二、对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59.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了明显的分歧意见,主要有: (一)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五条第(二) 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对盗窃罪的规定,应当以行为人使财物脱离物主的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47.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方面的表现则没有这样的限制。按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 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的规定,在1997年新《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3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不当,量刑过重。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国库券,并持伪造的国库券行骗,构成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和有价证券诈骗罪,且属牵连犯罪 的存在与否,并不应决定或影响刑法学中相应理论范畴及其理论研究的存在。不能因为立法中没有牵连犯的规定而否认牵连犯的理论根据。[11]某些犯罪形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3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为属于挪用公款罪:华某支取公款后,表明要归还,故主观上无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只有占时使用的故意;从客观方面看,他将公款用于博彩,虽然用公款博彩的 ,符合挪用工款的客体要件。第四,客观方面,华的行为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本案中关于博彩行为,如何界定,目前无司法解释。但从行为主观上看,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16.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案中,劳保局及医保处与各乡镇卫生院无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二者通过签定协议建立了 资金,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已达到巨大的标准,构成挪用公款罪。理由如下: 根据刑法384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的构成要件是:(一)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