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涉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黄某、段某职务侵占案 ——查办企业从业人员职务侵占犯罪,依法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 一、基本案情 黄某系福建省A 处理。 第三,依法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对涉嫌犯罪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应当依法准确适用强制措施。检察机关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743.html -
了解详情
9月,被告人赵某某利用其担任泰州市地方税务局计划财务科副科长(主持工作)的职务之便,在经办泰州市财政局返还给泰州地方税务局粮食风险基金手续费人民币3.3万元的 )项、第二款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赵某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吞公共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725.html -
了解详情
班长,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领导和管理岗位。按照组织人事管理制度规定,领导职务必须经过相应组织通过合法程序进行任命、聘用,案卷中并没有看到这样的任命书、聘用书 判十年以上的,侵占罪只判五年以上,两者相差巨大。一审判决对犯罪性质的认定错误,将职务侵占罪按贪污罪进行判处,自然导致了量刑过重。如果是职务侵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277.html -
了解详情
在担任大连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共大连市委书记、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商务部部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大连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国际公司)及该公司总经理 人民币2044万余元,一审法院对其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已经充分考虑了其犯罪的具体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量刑适当。辩护人的前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038.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分别定罪。并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发布的《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 侵占罪论处。 综上所述,李某和董某共同合谋、分工合作盗取光大公司财物,是共同犯罪。二者的作用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都是起主要作用,都是主犯,根据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737.html -
了解详情
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各被告人的罪责。 【点评】 银行职员侵占客户信用卡资金主要行为与职务无关的应认定为盗窃罪 1.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所掌握的客户信用卡信息,猜配客户 当前,我们在法律上的依据是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即对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986.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45871元。公安机关在对贺某询问过程中,贺主动如实交代了自己所有犯罪事实。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贺某身为车站中转库临时装卸工,以非法 职务侵占罪的规定并没有对单位工作人员作出划分,亦未将临时工排除在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之外,因而对临时工是否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予以扩张解释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94.html -
了解详情
经手、管理钱财的便利条件,而将公司钱财占为己有的行为。 笔者认为,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犯罪客体都是财产所有权,主观上均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职务 无期徒刑或死刑外,其他盗窃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熟悉工作环境及了解有关信息等方便条件之间的区别。一般说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54.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二者的犯罪主体完全相同,都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 、经手、支配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 6.犯罪主观方面不完全相同。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是公司、企业的资金而予以挪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915.html -
了解详情
所犯罪行严重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从严惩处。结合本案赃款已全部追回,且在法庭审理中, ,成为受贿罪的实行犯、教唆犯或帮助犯。 一、帮助行为的认定 在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与其亲属具有密切的关系,属于利益共同体。司法实践中,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