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能坦白认罪,但其作案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在国际、国内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依法应予从严惩处。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抢劫罪的实行行为的犯罪形态。处于这一形态的行为人,是抢劫罪的预备犯。具体分析,成立抢劫罪的预备犯即抢劫罪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81.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安全罪中其他危险方法的认定上进行分析。(一)、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由于我国实行罪责自负原则,一个人只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 数个法条中选择一个法条运用,而排斥其他法条,成立单纯一罪的情况。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法条;二是数法条相互间有重合关系。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节。由于投毒罪已经造成严重后果,适用刑法第一百零六条,以倒卖有毒牛肉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适用刑法第一百零五条。两罪相比较,投 行为所触犯的罪名和刑法条文一一叙明,只是不分别判刑,然后再指出其犯罪行为的竞合关系或牵连关系,按一个重罪定罪并从重处罚。如果不这样做,只说被告人触犯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36.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审理后认定被告人盗窃数额4万元,并以盗窃4万元的数额定罪量刑。二、重复盗窃,其数额如何计算法理分析对重复盗窃,如何计算盗窃数额,有两种不同意见 ,故而在实际上并没有给失主造成财产损失。鉴于危害结果只有一个,而危害结果又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李某两次盗窃行为尚不能满足两个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0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爆炸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标准就是看行为一经实施,是否在客观上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 能简单地以是对单门独户还是在居民区等不特定多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实施这些行为为标准,而只能是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对单门独户放火、爆炸故意杀害某个特定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原则,要求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罪行危害的大小来决定刑罚处罚的轻重。因此,法院在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不仅要看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而且也要看整个犯罪事实 不同,故在对其定罪量刑时也应根据本案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对于上诉人范江占有孙某某财产行为的性质,合议庭认为,范江占有了孙某某本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06.html -
了解详情
,也没有证据证实能否减少损失,以及减少损失的具体数额。所以该失职行为不属于玩忽职守罪中可以追责的危害行为。第二种失职行为,印鉴和支票由出纳一人保管。 失误,不能说构成犯罪。 综合以上分析,被告人李建国的失职行为,情节轻微,不属于严重不负责的失职行为,不符合玩忽职守罪中失职行为的客观要求,只应承担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47.html -
了解详情
查阅了全部的案件材料,并多次会见了被告人。经过认真的调查和严密的分析,我认为,本案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现依法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一、关于本案公诉书认定 刑法14条的规定,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认识的内容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对行为的危害后果的认识。由于受刘念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间是12月左右,时间不一致存在矛盾。.......㈦、本案存在将唐某某前妻苗某的相关行为归结为唐某某的行为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在被告人郭某的第一次 所得应予没收。综上,根据上诉人唐某某、原审被告人郭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386.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也应属于由防卫过当转化而成的故意杀人罪。 之前我们已详细分析过被告人的行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防卫起因、防卫时间、防卫意图、防卫对象的构成 深刻,对当初自己因一时冲动、丧失理智而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感到非常后悔,并表示今后不再从事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据《刑法》第6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37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