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在于人的管理,而由企业人员及企业的利益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企业内部人员失控的现象发生的潜在可能性。(1)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或挪用公司财产或 对企业所涉及的相关的专业法律必要的了解和合理运用。公司员工应学习和掌握岗位工作所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以保障业务行为的合法性和公司权益有效保护。一般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181.html -
了解详情
和银行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1)民提字第320号[裁判摘要]:证券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盗卖客户股票获取价金,应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证券公司员工 行云阳支行产生的其他纷争,应另寻法律途径解决。四、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身份之便,使用银行进账单骗取钱财,银行不承担责任裁判要旨:以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885.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院网讯 (姚建明 艾家静)身为一家个体经营酒店的出纳,利用工作便利,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通过提取现金不入账的方式,将50万元款项占为 是个人而非企业和单位。所以个体工商户内部员工,无论称谓如何,均不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按照规定,私营、独资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只有具有法人资格,才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630.html -
了解详情
类案子给该公司以及公章管理不善的单位诸多反思。印章管理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印章管理。企业法律 要求支付88100元经济补偿金所依据的《协商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系原告乔某利用职务之便,拿到了盖有公章的空白协议书,在被告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填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57.html -
了解详情
《员工手册》《行为准则》,劳动者应予以遵守。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员工,在享受用人单位内部福利的同时,应当恪守诚信,遵守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顾某 服务商、供应商时,不以权谋私,不以任何方式或借口设置障碍并攫取私利;不利用工作之便或以公司名义招摇撞骗为本人或亲友谋取利益。若违反上述承诺,本人自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181.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由于自身规模有限,害怕员工利用工作条件的便利,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为了避免损失,这些企业经常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之时,收取押金、保证金或扣押 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若企业想避免员工给企业造成损失,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向员工收取财物或扣押证件,而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责任追究,才能避免卷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059.html -
了解详情
,该员工咨询我后发现公司有非法解除劳动合同之嫌,遂提起仲裁,胜诉。关于企业被辞退员工,是否可以拿到经济赔偿金,应重点考虑是否属于三十九条之情形 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但不够刑罚处罚的程度。例如,因粗心大意、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因工作不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681.html -
了解详情
诉称,2007年初,公司在内部审查中发现孙女士通过虚假描述自己职位的方式,违规参加公司集团的股票购买计划。根据该股票购买计划,员工可以85%的价格购买在 双方签订3年期劳动合同。 一年后,公司发现,江小姐在工作期间经常利用其在培训部的工作之便散布诽谤性言论,还违反保密规定,私自录音,个人品行“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28.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私款”不分,自然人和法定代表人不分,往往利用自己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职务之便,取用企业资金,却拿去办自己个人的私事,结果触犯法律构成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张和人员的增加,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日显重要。1.大中型企业都应当适时地设立企业内部法律事务工作机构,配置合适的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867.html -
了解详情
饶某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公司员工,不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其合法持有承包范围内的财产的根据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而是依据《内部承包合同》行使承包方权利的 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的 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工作人员)(附件7)。同理,承包﹑租赁非国有(公司﹑企业)财产人员不是(职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