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3)危害结果不同。交通肇事罪要求必须有重伤、死亡的严重结果,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要求有严重的危害结果,如果出现严重的危害结果,则作为 并列,就应当与放火等行为的危险性相当,但不要求具有完全相同的危险性。由于方法的多样性,立法者并没有试图穷尽列举,只要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15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未遂犯的“未遂”状态。第三,依据故意犯罪的行为过程和阶段的理论,故意犯罪行为(这其中必然包括危险犯)总存在一定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只不过不同危害行为的过程和阶段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的行为停止在犯罪过程中的哪一点才达到犯罪既遂状态,不仅取决于行为自身的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70.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单纯的只是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构成危险驾驶罪;如果行为人醉酒驾驶机动车,并造成一般事故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肇事罪定罪量刑;如果行为人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依法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这样就能体现我国刑法关于交通肇事层层递进的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531.html -
了解详情
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陆某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张某某犯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 停下来,行驶了约180米,经过时间大约35秒,其间车上乘客对出现的危险情况有惊呼的事实来看,陆某某完全可以自动停止与张斗殴,重返驾驶室有效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13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确定性,本案被告人不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故辩护人所提出的被告人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只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辩护意见,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对于在公共通道上设置通电装置电击王阿江是出于直接故意,而对于行为方式、方法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系出于间接故意。第一,从认识因素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04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法定刑较高,所以应以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接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危险驾驶行为所 的危险的判断则不同,应当将行为时的主客观情况作为判断资料,以客观的立场判断具体危险的有无。就醉酒驾驶行为来说,以下行为应被认定为具有具体的危险:1.醉酒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800.html -
了解详情
。 3、主观方面的故意不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属于过失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属于故意犯罪。 在实践中,交通肇事罪 作出《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危险、醉酒驾车危害公共安全,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529.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致人死亡罪只有一个行为后果那就是造成被害人死亡。(4)其它方面。过失以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法条文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法条文形成特别法与普通法的 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触电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符合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的要件。第二,从客观方面来看,刘明贤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52.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致人死亡罪只有一个行为后果那就是造成被害人死亡。(4)其它方面。过失以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法条文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法条文形成特别法与普通法的 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触电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符合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的要件。第二,从客观方面来看,刘明贤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19.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要旨 在城市主干路及高速路驾驶机动车碰瓷的,因行为人采取突然变速冲撞的方法,很可能使正常快速行驶的被害人车辆因突然受到撞击或紧急避让而失去控制,进而 中,行为人主观上对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基本上持放任的态度,即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间接故意犯罪。至于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是否超出行为人的预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1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