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是:①先行调解原则;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③及时原则。 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程序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只有一审,仲裁 决定。同时,当事人还可以自行约定举证期限和交换证据的时间,但也应当经过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的批准方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逾期举证的,除逾期提供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617.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该第三者成为双方选定的仲裁人(亦称公断人),或为仲裁机构。 三、申请经济仲裁的程序是怎样的 1、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2、 自愿达成协议,并将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7、仲裁庭裁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49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作为劳动仲裁的结案方式,存在着相同的地方: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送达后,均表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从仲裁法律程序上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 的方式结案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调解方案,自己不是十分满意,不要勉强自己接受调解方案,可以不同意调解方案,要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如果对裁决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946.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 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 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可见,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其起诉的时效规定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67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行使权利的角度还是司法技术操作的角度都是合理的,便于划分界限,同时从程序上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个案产生了歧义就否定其合理性。法官在 争议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开庭时无故不到庭而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的情况下劳动仲裁裁决是否生效。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起诉后不到庭人民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后,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2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案件就更繁琐,可能几裁多审),对争议当事人来说程序多,要求严,不小心就因调解、仲裁、诉讼时效而失去救济的途径。另外,对仲裁 民商事案件一样,实行二审终审制,减少当事人必须经过仲裁裁决程序。劳动仲裁实质上就是等同于人民法院的审判裁决,取消仲裁裁决程序并不影响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当事人可能通过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0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是:①先行调解原则;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③及时原则。 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程序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只有一审,仲裁 内起诉,则裁决发生法律效力,而如果当事人在此期间内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则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争议案件内法院从头另行全面独立审理。 7.收费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952.html -
了解详情
是:①先行调解原则;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③及时原则。 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程序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只有一审,仲裁裁决作出并 内起诉,则裁决发生法律效力,而如果当事人在此期间内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则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争议案件内法院从头另行全面独立审理。 7.收费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246.html -
了解详情
甲方应按照国家或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安排乙方进行健康检查。nbsp四、劳动报酬nbsp第九条执行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乙方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nbsp第二十五条填写适用的文件名称。nbsp第四十条填写乙方应遵守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等文件的名称。nbsp1.当事人对本合同所列的条款需要补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051.html -
了解详情
在工伤认定程序中,职工与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先通过劳动仲裁部门确认与 在此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当事人。劳动关系依法确认后,当事人应将有关法律文书送交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04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