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 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3、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594.html -
了解详情
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 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946.html -
了解详情
多。 二、被申请人无故解雇申请人,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为无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面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然而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申请人不符合其录用条件。故被申请人关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予以解除劳动合同的的说法不能成立。 被申请人辩称因申请人支持纵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25.html -
了解详情
吧!! 关键词一:合同期 《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期限分类的规定,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 的工作,因此,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代通知金制度,增加规定了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替代方式,即在符合以上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034.html -
了解详情
; 二是依据《劳动法》第99条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推导出法律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907.html -
了解详情
;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 在法学理论上,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即 解除的情形,我国劳动法学界也一直对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的关系存在争议,有并列说和包容说两种观点。1994年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74.html -
了解详情
月,劳动部出台了《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未经 的情形有三种,即用人单位出资招用劳动者、为劳动者提供培训、或者为劳动提供其他特殊待遇三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都可以和劳动者约定服务期。 2、劳动者违反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012.html -
了解详情
; 二是依据《劳动法》第99条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推导出 合同约定完成工作任务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依法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是不得对完成用人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不得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90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劳动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也是一项社会道德原则。 2、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效力就是劳动合同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根据法律的规定 状态。根据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63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 按照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被公安机关收容教育企业能否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209 号)规定,因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 合同应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作了规定,这是《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具体体现之一。劳动 部制定的配套规章《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