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而劳动合同由职工本人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 第三,生效条件不同。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 约束力。 第四,效力所调整的主体范围不同。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工单位和单位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而劳动合同生效后仅适用于职工本人和用工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267.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拟定集体合同草案; (2)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3)将讨论通过的集体合同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 (4)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由此可见,履行报批程序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生效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262.html -
了解详情
而集体合同则是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因此,集体合同是由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订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上。由此可知,工会可以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 对此,我国《工会法》也有类似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81.html -
了解详情
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而劳动合同由职工本人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 3、生效条件不同。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 法律约束力。 4、效力所调整的主体范围不同。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工单位和单位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而劳动合同生效后仅适用于职工本人和用工单位。...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51.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4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 (一) 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二) 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三)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81.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7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集体合同生效后,需要公布,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8条的规定:生效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协商代表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80.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集体合同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2、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3、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84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工会法》第19条也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理。 因此,集体合同是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签订的。从职工一方来看,集体协商代表是通过民主程序产生,能够代表本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36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工会法》第19条也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理。 因此,集体合同是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签订的。从职工一方来看,集体协商代表是通过民主程序产生,能够代表本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43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工会法》第19条也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理。 因此,集体合同是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签订的。从职工一方来看,集体协商代表是通过民主程序产生,能够代表本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0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