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时,过错方才应承担起赔偿责任。但一定的伤害后果其标准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未做出明文规定。 第 1 页 笔者认为,由于婚姻损害赔偿包括物质与 的伤害结果及程度就易于明了,从而不会陷入盲目及主观臆断的误区。 第 2 页 2、关于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过错责任如何认定的问题。 《〈婚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479.html -
了解详情
后果时,过错方才应承担起赔偿责任。但一定的伤害后果其标准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未做出明文规定。 笔者认为,由于婚姻损害赔偿包括物质与精神赔偿两个 ,其所造成的伤害结果及程度就易于明了,从而不会陷入盲目及主观臆断的误区。 2、关于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过错责任如何认定的问题。 《〈婚姻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6768.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要确认派出机构在行政诉讼中的定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派出机构能否成为被告,取决于是否有 了拘留,又处以五百元以上的罚款,此时的被告应当是谁?按照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派出所无拘留权实施拘留,被告应当是县级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772.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电信解释》)第一条、第二条分别对破坏公用 ,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对想象竞合犯,除法律或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外,一般采取的是从一重罪处断原则,按行为所触犯的数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716.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平衡问题,这关系到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理解 个案法律适用中不相协调时,应优先适用刑法总则的规定。因为总则指导分则,司法解释是分则的具体化,更应遵循总则的要求。就本案而言,上游犯罪盗窃罪法定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03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文件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通过刑事诉讼查明的案件事实更接近于客观事实,对于民事案件 受害人自由行使诉权,起诉犯罪嫌疑人以外的其他责任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实际上也体现了该精神。根据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820.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构成自首的前提条件。对于如何认定自动投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此作了详尽的规定;最高 的审查与裁判,至于投案的动机可以在所不问,只要行为人犯罪后主动将自己交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置,都不影响投案的自动性,不影响自动投案的成立。但是自动投案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528.html -
了解详情
居住等非羁押期间流产或分娩的妇女,能否视作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法律与司法解释尚未明确。 羁押期间的人工流产是监管人员可能或可以为之的。而监视居住的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对于同种罪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如实供述的其他犯罪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犯罪在法律、事实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676.html -
了解详情
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排除累犯的适用。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为人在年满18周岁 在量刑时应当考虑对年满18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适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司法解释的精神体现出对18周岁前后实施的犯罪行为区分处理的思路,而非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8429.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户在这里是指住所, 一致,必须表现出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功能特征和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特征。尽管司法解释在对供他人家庭生活使用时未明确限制家庭的数量,但笔者认为,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