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外,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劳动法上的劳动主体资格,法律禁止用人单位与其建立劳动关系,而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481.html -
了解详情
】 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期限届满后继续使用构成侵权 1.涉外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中原告主体资格的确认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当事人经常会提供在中国境外形成的证据。对 意见,对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无须再行公证认证。为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二款在发生注册商标专用权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010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外,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劳动法上的劳动主体资格,法律禁止用人单位与其建立劳动关系,而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710.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对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请示报告》的答复(〔2002〕民立他字第46号)。该 应当为业主委员会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2条之规定,可以直接裁定执行全体业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28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能力,都可以成为所有类合同的当事人;而在涉外合同中,并不是我国所有民事主体,特别是非经济组织的组织和公民个人目前多数情况下不能成为涉外合同的主体 涉外合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我国任何公民个人都不享有涉外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个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涉外合同的当事人。例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已经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只要劳动者依法享受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 的法律制度。当劳动者死亡、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最为民事主体和劳动关系当事人,无法再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也不能继续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895.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将建筑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的,不仅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而且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不会发生质量问题, 的某大酒店框架结构的土建工程分包给没有相应资质及安全生产条件,且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被告张某,故被告张某应当依法支付原告梁某劳务费131750元,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825.html -
了解详情
南昌市湾里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杨典朋无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主体资格,与被告黄康英无亲属关系,也未经过基层组织向人民法院推荐,故原告 导致在当前司法实践中产生模糊认识,不利于立法目的的实现。 理论界通说认为,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一样,是国家对诉讼秩序的管理与干预,属于公法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728.html -
了解详情
二者之间存在合法劳动关系,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如果实际施工人的前一手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人、分包人或转包人根本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意思,我们通过仲裁 、分包人或转包人违反了《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不能为了达到制裁这种违法发包、分包或者转包行为的目的,就可以任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879.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的。单位能否作为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现分述如下: 一、单位被害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确立为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的诉讼权利。这 直接实施行为,但它可通过自己的代表人表述自己的意志并实施各种诉讼行为。像民事原告人一样,刑事案件中的被害单位也可以通过其代表人实施追诉活动,行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5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