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赠与的基础上给受赠人增加一定的义务或者负担。 在一般的赠与中,受赠人是没有义务只享有请求赠与人给付赠与财产的权利的,但是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在附义务的赠与合同订立后,赠与人必须履行自己赠与合同所约定财产的义务,义务履行后方可对受赠与人提出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7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有不同的规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 法律并没有要求赠与合同须为书面形式,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 (或者外币),甚至数以亿计,而小至百元、几十元甚至几元不等,因此,千篇一律要求当事人订立书面赠与合同是不切实际的。 鉴于我国实际情况,在形式上,赠与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700.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一般具有下列性质: 1、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2、诺成行为。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9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一般具有下列性质: 1、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2、诺成行为。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7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但也存在例外的情形。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在赠与人交付赠与财产之前不能撤销赠与。 在赠与合同中,只要当事人之间合同一经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均不能反悔,特别是赠与人不能因为没有交付而不承认该合同的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81.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合法有效,被告应立即履行房屋过户手续。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被告间没有赠与合同关系。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 ,但未提交充分证据证实,对其观点不予采纳。被告辩称原、被告间不存在赠与关系,与事实不符,不予采信。因此,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履行房屋过户义务的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106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赠与撤销权的行使程序,这就造成了其行使方式和行使途径的随意性,加大其可操作的空间范围,也容易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局面,因此, ,既可采取明示方式也可采取默示方式,还可以通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 但是,为了维护赠与合同的严肃性,应对默示方式进行限定性适用,例如,对于到期未交付赠与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949.html -
了解详情
赠与人的扶养义务。如果受赠人没有扶养能力或者丧失了扶养能力的,不产生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 第三,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其要点在于: 一 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826.html -
了解详情
赠与人的扶养义务。如果受赠人没有扶养能力或者丧失了扶养能力的,不产生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 第三,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其要点在于:一是 赠人的违法行为而致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法定情形。 3.撤销权的行使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156.html -
了解详情
抛弃区分理论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而传统的实践合同赖以存在的特定关系或特定目的已经日益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 合同。在《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立法对赠与合同没有具体规定,但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司法解释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5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