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履行不能问题 履行不能是民法上的基本问题。将履行不能加以分类,并赋予不同的法律效果,系德国19世纪注释法学的产物,并为德国民法所接受。我国台湾 时标的物既已灭失或者毁损时)合同有效为前提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简称PICC)第3.3条与《欧洲合同法原则》(简称PECL)第4:102条更明确规定,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305.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条款的效力就要优于格式合同条款,因为它更符合意思自治原则。(五)对格式合同的不利解释风险。《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 合同可选择条款。所谓框架合同文本,是指由合同制订者设计合同的基本体例,内容上区分必备条款和选择条款的一种参考样例。使用时相对人必须再根据具体情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872.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时有发生,只有从严制裁违约,有力地保护守法履约一方的合法权益,才能有序地发展市场经济。因此,违约金制度就成为合同法的核心内容,它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 赔偿性和惩罚性标准不十分明确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本着意思自治优先的原则,我们必须看到,当事人意思表示是成立合同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合同最根本,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67.html -
了解详情
口头合同的部分。 2、本着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提出免责条款,是免责条款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基本前提。我国《合同法》第40条和第53条分别从公平和公序良俗 所欲免除的责任是否包括第三人所负之责不明确时,解释为免除第三人所负的责任。但是,如果第三人对合同相对人所负之责系故意责任或重大过失责任,而条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90.html -
了解详情
在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故而有必要对两者作出区分。 1.内容判断上不一致 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生效 多方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注:王利明:《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35~13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75.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而赋予保险人合同解除权,明显损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对于保险合同解除的后果,上述《财产保险基本险条款》第25条未作约定。《机动车辆保险 的目的和效果。我国保险法并未对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作出任何规定。笔者认为保险人可以参考合同法的上述规定,行使合同解除权。因为保险法属于民事特别法,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55.html -
了解详情
,将此作为无效合同进行处分,则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新《合同法》中并未将因无权代理行为产生,事后被保险人又拒绝追认的合同 所产生的保单可能严重危及到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人对抗辩权的行使。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是最大诚信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48.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的文件可以识读;文件可以复制使当事人均持有同一份文件的副本。以书面文件的基本作用为依据,联合国贸法会在《示范法》第6条中规定:“如法律 “格式条款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订约方式,而且对合同自由原则形成重大的挑战”7.格式条款在电子商务中也有着极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66.html -
了解详情
在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故而有必要对两者作出区分。1.内容判断上不一致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生效则 或多方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注:王利明:《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35~13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37.html -
了解详情
一租赁债权将会得到完全实现或全额清偿,这有悖于破产法的基本制度和分配原则,亦违反了公平公正的民法基本原则;(2)在许多破产案件中,特别是国有或集体企业 适用于动产租赁,由于笔者孤陋寡闻,不敢贸然作出判断。 我国在合同法出台之前,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该原则仅适用于房屋买卖。而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援引该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2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