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的认定认定本罪,主要应注意诬告陷害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1)本罪与错告、检举失实行为的界限。刑法第243条第3款规定,不是 进行告发的行为。(2)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诬告陷害行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对于对情节一般的诬告陷害行为,不应以犯罪论。情节是否严重,可从行为人的动机、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465.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 (2)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是一般公民,后者只能是被控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 (3)犯罪行为表现和目的不同。 前者是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后者是对犯罪嫌疑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如果两罪一起发生,互有关联的,一般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335.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保险诈骗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保险诈骗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是区分保险诈骗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只有骗取数额较大保险金的,才构成保险诈骗罪。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48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594.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保险诈骗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保险诈骗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是区分保险诈骗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只有骗取数额较大保险金的,才构成保险诈骗罪。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48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930.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保险诈骗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保险诈骗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是区分保险诈骗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只有骗取数额较大保险金的,才构成保险诈骗罪。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48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989.html -
了解详情
: 第一种意见认为,综合考虑葛某前后两次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结论,可以认定葛某属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即间歇性精神病人,因此推定葛某为限制民事 承担只需考虑损害程度,无需考虑侵权人或者违约人的精神状况、侵权或者违约手段等。间歇性精神病人虽然对其犯罪行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受损,但并不当然地影响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856.html -
了解详情
中,李某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并杀害被绑架人,应当构成绑架罪,对于李某的定罪没有疑问,但是在李某杀害被绑架人后,王某明知这一情形的情况下,又 的因果联系,承继共犯要求后参与犯罪人参与时,前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且犯罪仍在进行过程中,人质已经死亡,王某介入犯罪的时间条件不具备,不满足时间条件,则王某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117.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犯罪行为看似符合多个罪名,模棱两可,难以确定时;或者当对一个犯罪行为的惩处出现罪刑失衡的情形,我们才能够运用以刑制罪。如此,不仅能准确解释犯罪 不法要求的绑架类型。 综上,被告人王某的行为致被害人轻伤,符合故意伤害的犯罪构成,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合法合理,罪责刑相适应。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运输中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228.html -
了解详情
是以诈骗的方式进行,不能因为借款数额高和出借人自杀就认定其具有犯罪的行为。 李某已经归还了他人的借款,至于归还多少,或者说归还小量借款而本质上不愿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李某有虚构事实的行为指向犯罪行为,无法收回借款指向犯罪的危害性,关键点是无法证明其主观意思,是诈骗还是民间借贷,其实这是生活事实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020.html -
了解详情
,挪用社区集体资金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巨大,侵犯了单位的财产权利,其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以被告人王某犯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首先是被告人主体身份的认定。 王某任日照市岚山区某街道凤阳路社区宣传委员、综治办主任,属于社区基层组织人员,在通常情况下,不具有挪用公款犯罪主体要求的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4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