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法定劳动义务的劳动关系主体,予以剥夺一定金钱的经济制裁的一种劳动行政处罚。通过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并给国家、集体 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避免劳动争议。 第四,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产停业,是劳动行政监察机关责令严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的劳动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8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相对方,所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特定行为能力的制裁措施,是一种比较严厉的行政处罚。能力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 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因为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将会扰乱税收征管,造成国家税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80.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严格遵循以下程序; 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人员的身份; 告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7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处罚;规定权方面,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行政法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 的处罚;规定权方面,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除上述法律、法规、规章以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72.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它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3、地方性法规是由有地方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它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 规章,是由有地方规章制定权的人民政府制定的。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②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54.html -
了解详情
在复制件上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字样,同时表明出处,并签名或盖章。 七、行政强制措施。 八、依法需要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或者扣留、封存、暂停销售等行政强制 对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或未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处罚建议成立。当事人提出申辩的,将申辩材料连同办案人的答辩材料一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32.html -
了解详情
。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 状态的,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算。如某公民自从接通电源时就开始偷电,该案的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当从该公民停止偷电之日起计算。又如某人违法占地建住宅,其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24.html -
了解详情
弱小、与行政机关不平等的地位,而告知程序的规定,可以使当事人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了解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证据以及法律依据等情况,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就可以以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处罚权。因此,当事人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对自己认为不符合真实情况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22.html -
了解详情
年就不再处罚,但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从其规定。如果其他法律对行政处罚时效做出多于2年或少于2年的规定,则按其他法律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2年的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规定少于2年时效的法律有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该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20.html -
了解详情
罚款(北京市规定对公民处以超过1000元,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超过3万元)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应当举行听证而设有举行听证的 及有关情况进行陈述和辩解。有权对案件调查人员提出新的证据。听证结束后,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或者集体根据听证程序的调查结果和有关情况依法做出相应的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