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判断,为调解提供契机,为判决提供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还规定,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凡属 点: ①必须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对于重婚的应当依法解除重婚关系,并依法给予刑事制裁;对于姘居的,必要时可以向有关单位提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司法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610.html -
了解详情
,推翻原供述,拒不承认有罪。在此,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根据我国现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如果在侦查、预审过程中,侦查人员曾对嫌疑人郑某 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基本证据规则,仅依据已被否认的审前供述即确定孙某有罪,不仅无法保证判决的实质正确,而且,缺乏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010.html -
了解详情
为前提,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就不能判处免予刑事处罚,而应当宣告无罪。因此,免予刑事处罚属于有罪判决。 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 依照本条规定,非 公开进行谴责的教育方法。 训诫的适用对象与赔偿损失相同,只是它处罚的内容有其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1964年1月18日在《关于训诫的批复》中指出:人民法院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88.html -
了解详情
。2.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罚金是否缴纳不是二审法院审查的对象。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及其所反映的犯罪数额、情节,可以让被告人预交罚金,等待判决生效后再执行罚金。这样,能保证罚金刑得到有效执行,且通过被告人预交罚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557.html -
了解详情
疑罪从无:1996年写入《刑事诉讼法》 疑罪从无,即在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时,宣告被告人无罪。早在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已经强调对主要事实不 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律条文上被正式确立。 尊重被告沉默权:中国在1998年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12.html -
了解详情
薇、宋顺文的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将本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被告人邓安薇、宋顺文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贪污罪判处宋顺文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偷越国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4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为前提,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就不能判处免予刑事处罚,而应当宣告无罪。因此,免予刑事处罚属于有罪判决。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依照本条规定,非 公开进行谴责的教育方法。训诫的适用对象与赔偿损失相同,只是它处罚的内容有其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1964年1月18日在《关于训诫的批复》中指出:人民法院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430.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 年,一般从伤害之日起算,如果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法院将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六、提起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273.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以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国家应予赔偿。 (一)违法 而采取或者超过法定期限采取拘留措施的,构成违法拘留,国家应当予以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解释》第2条规定:违法采取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362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接受追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那些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投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中 的,法律之所以允许其在一审判决前存在暂时的分离,是因为侦查、起诉和审判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诉讼环节,但唯有法院的审判是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一切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8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