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 ,是区分失火罪与非罪的界限。这类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处理时,首先要查明行为人的行为与失火事件的发生有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次,要查明损失的大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056.html -
了解详情
犯未遂。依此划分,能犯未遂是指犯罪分子有实际可能实现犯罪既遂,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因事实错误,其行为不可能实现犯罪既遂。有的 不能犯的行为不可能侵害或威胁任何客体和法益,与法定的实害结果不可能形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用目的说、结果说分析,结论也一样,所以不能犯未遂行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53.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滥用职权罪。 【案情】 2008年,时任湖北省武汉市某乡政府土地规划办公室规划员的被告人宋幼迪得知国家某项目将在该乡征用土地,其掌握该项目拆迁红线范围信息 的帮助,该行为与最终款项被骗取的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构成滥用职权罪。 3、本案的定性问题。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第一个犯罪事实,从上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496.html -
了解详情
,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 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 用人单位 ,犯罪客观方面:在犯罪客观要件方面,应既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802.html -
了解详情
,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 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 用人单位 ,犯罪客观方面:在犯罪客观要件方面,应既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97.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严重 障碍的。 3、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病员重伤、死亡之间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医疗伤亡结果之形成不同于一般加害事件之处在于。后者是加害行为本身直接引起人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472.html -
了解详情
案情:某天晚上,刘某欲拦路抢劫章某。刘某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对章某殴打后威胁其交出身上财物。章某假装翻兜拿钱包,趁刘某不备,踢飞 是独立于刘某抢劫行为的意外事件。刘某取得钱包和抢劫行为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刘某捡拾钱包属于将他人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数额较大,应构成侵占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698.html -
了解详情
后,若中间介入其他因素,此时应该如何认定该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的主流观点,在案件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应通过考察以下四个方面的 就不能再作为量刑情节对其加重处罚。 综上,谭某的违法驾驶行为与二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已经纳入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410.html -
了解详情
后,若中间介入其他因素,此时应该如何认定该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的主流观点,在案件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应通过考察以下四个方面的 就不能再作为量刑情节对其加重处罚。 综上,谭某的违法驾驶行为与二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已经纳入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875.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出现。 附历年试题: ★例1: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2003年卷二/41) 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 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解析:ABCD.A,甲实施了破坏汽车装置的行为,后出现了山洪爆发这一自然事件,最后其女友死亡,山洪爆发并不是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