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裁决不服,不能向上一级仲裁机构再行申请,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诉讼则有二审,诉讼一审结束后,如对一审的判决不服,当事人可向上一级 上诉,二审法院应对一审法院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全面审查。 5.审限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的审限为自立案起之日起60日,案情复杂需延期的,报批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626.html -
了解详情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 ;5、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6、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不属于劳动争议意味着,上述6种情况不适用劳动法调整,不按照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9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仲裁地域管辖的一种特别情况,称为特别地域管辖。特别地域管辖,是以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所在地作为标准划分管辖的,它是由于采用一般管辖 与本组织的全体人员。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165号)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60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仲裁地域管辖的一种特别情况,称为特别地域管辖。特别地域管辖,是以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所在地作为标准划分管辖的,它是由于采用一般管辖 与本组织的全体人员。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165号)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507.html -
了解详情
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最高行政处分,其他五种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留用察看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予受理。另一类行政处分:降级,如涉及降低工资而引发争议,可以受理。 除名、辞退是一种处理而不是处分,除名针对的是企业职工的旷工行为的;辞退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504.html -
了解详情
1、当事人对生效的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不执行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争议处理条例》第28条、30条和31条规定,仲裁庭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 享受的福利待遇,必要时可责令企业赔偿该职工的实际经济损失。 2、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仲裁委员会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可否将仲裁委员会视为被告? 根据《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90.html -
了解详情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维护其合法权利。我国的劳动仲裁时效(或者叫申诉时效)是10年前颁布的《劳动法》所确定的一项法律制度 之日解释: 1994年8月16日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如何理解的复函》(劳办发[1994]257号,下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1.html -
了解详情
的管辖形式有以下4种。 一、地域管辖 又称地区管辖,以行政区域作为确定劳动仲裁管辖范围的标准。地域管辖又分为三种: 1、一般地域管辖。指按照 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劳部发〔1993〕244号)第14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73.html -
了解详情
的管辖形式有以下4种。 一、地域管辖 又称地区管辖,以行政区域作为确定劳动仲裁管辖范围的标准。地域管辖又分为三种: 1、一般地域管辖。指按照 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劳部发〔1993〕244号)第14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28.html -
了解详情
经两极裁决后成为终局裁决;选择起诉的,则不得就同一案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争议经两审审理后为终局判决。这样的双轨制体现了当事人的自由权利,赋予主体意志 规范的监督,而应该在立法上建立仲裁监督机制。同时扩大监督的范围,增强劳动争议处理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参加仲裁旁听、公开审理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