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13.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更加具体,但仍然比较原则。比如,有悔罪表现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仍然是比较抽象和难以把握的规定。实践中, 社会环境中改过自新。如果没有社会认同,不但不利于犯罪分子的监督、改造,而且也使缓刑判决失去群众基础,影响法院司法权威。 1、对有悔罪表现的甄别。审判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9162.html -
了解详情
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 ,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四、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94.html -
了解详情
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 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四、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51.html -
了解详情
和询问事发时叶某参与打砸厂里生产设备的情况。 【分歧】 对于本案是否应当撤销缓刑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本案公安立案时间为2007年6月18日,被告人 漏罪或者严重违反监督管理的规定,这种可能性就转变为现实。犯新罪毫无疑问应当撤销缓刑。但漏罪的发现时间是以什么为标准,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均没有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565.html -
了解详情
矫正,司法局是负责管理和实施社区矫正的行政机关,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后需要在判决书生效的十日内向司法局报道。法律分析缓刑又称缓量刑,是指对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 的申请的。通过公安机关的审查通过的且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判处缓刑,在缓刑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严格的按照法律和公安机关的规定去执行的,如果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5341.html -
了解详情
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宣告缓期执行的先决条件是必须 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其基本特征是:判处刑罚,同时宣告缓刑,但保持在一定期限内执行所判刑罚的可能性。即如果犯罪分子在人民法院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150.html -
了解详情
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我国《刑法 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133.html -
了解详情
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我国《刑法 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598.html -
了解详情
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我国《刑法 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9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