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 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23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如女职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则应撤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用人单位还要支付工资。 如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则应在撤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同时,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判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终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144.html -
了解详情
,为避免用人单位在签订两次合同后终止用工,第三次是否签订合同也要由职工决定。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从单位辞职提前30天书面告知即可。劳动者要求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仅两种情况要交违约金。 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920.html -
了解详情
、产期、哺乳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的期限的顺延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 *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档案及 经济损失,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等情况,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94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期满、合同终止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法官解读】根据原来的 之一的;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07.html -
了解详情
》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招用未 ,其应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8908.html -
了解详情
有相关规定。对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职工要求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 》(劳办发[1996 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并依据《劳动法》第98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600.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状况和富余职工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与职工结束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例如按照《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就 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自动离职是指职工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578.html -
了解详情
有相关规定。对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职工要求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 》(劳办发[1996 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并依据《劳动法》第98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938.html -
了解详情
。杨某继续在原单位从事驾驶员工作,以其行为表明撤销了辞职,原劳动合同得以继续履行,预告解除没有实现终止合同的目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杨某通过行使预告解除权已经在 和生产的延续性,这也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所在。从这个角度看,预告解除权是一种附期限的解除权,在预告期内劳动者不得撤销辞职,杨某的辞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5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