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般认为,犯罪着手认定的实质,是认定犯罪实行行为的起点,而实行行为的开始是未遂犯成立的客观要件,即着手与犯罪未遂犯 威胁手段开始便是着手,则并不必然地认为行为人就能够完全掌控被害人直至发生目的行为。以前述案例为例,如果认为实施威胁手段时就已经着手,则意味着陈某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778.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的民事审理放在刑事审理之前。据此认为,民事法官因未正确辨别案件的性质,将本应属于犯罪行为的案件却做了民事处理,因而应作为民事错案处理,在审理刑事 矛盾。 3、本案民事处理完毕的那部分钱款应作为犯罪数额进行认定,但在量刑时应酌情从轻处罚。具体而言,认定犯罪数额应立足于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时,被告实施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511.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均表明村支书李某乙主动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并提议对没有缴纳大棚承包费的农户棚内所有蔬菜、苗木,由村委会进行统一清理,村民代表全票通过决议之后, 刑事责任。对于村民委员会的犯罪主体资格,有学者认为村委会的犯罪行为受集体意志支配,根据整体意志这个重要特征,应认定其成立单位犯罪。如果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467.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财物,也包括个人所有财物。在司法实践中,应该注意以诈骗的手段进行贪污行为的认定。通常情况下,诈骗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使用欺骗的手段 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986.html -
了解详情
,且系未遂,理由如下: 第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 追回且未致被害人轻伤以上伤害,对其认定为犯罪未遂,符合刑法的基本原则要求。 综上,陈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抢劫罪的未遂。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278.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支持论者大多引用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观点,认为犯罪行为最为本质的特征在于其社会危害性,而且性贿赂的社会危害性比普通贿赂更为严重。如上所述,性贿赂本身具有 的口供,容易形成孤证,这种只有当事人口供的案件,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最后的处理会造成极大的障碍,甚至会有不法分子通过口供做文章,对司法公正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787.html -
了解详情
并对重大立功表现情形予以列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六条对立功问题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这对分化瓦解 构成立功。 综上所述,对被告人赵某揭发他人对其本人的犯罪行为认定立功,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由于赵某揭发的时机处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减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774.html -
了解详情
1650元,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宣判后,被告人陈光勇及其辩护人以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判决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一、维持 到刑法总则规定与司法解释在个案法律适用中的协调问题。对此,有观点认为,上诉人的犯罪行为符合司法解释的规定,应严格按照司法解释规定量刑。但是,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038.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自首的成立。 其次,陈某以被害人身份报警的行为,符合自首的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自首的认定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陈某虽然是以被害人的身份报警,但在其报案前,犯罪事实尚未被发现,在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222.html -
了解详情
其才作了供述,因此,黄某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亦非主动,而属于被动,黄某亦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所规定的认定自动投案的情形。 综上,本案黄某的归案行为不具有投案的主观意志,不属于主动到案,到案后亦非主动供述,因此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1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