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被鉴定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由自主决定权,若工伤职工本人没有提出,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女职工做出了特别的保护条款,但三期内的女职工存在《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5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派遣关系存在三方主体:劳动者、派遣机构以及要派机构(用工单位)。其中《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 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3.劳动者与要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652.html -
了解详情
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3、试用 合同,也没有提前30天的约束。 目前,有不少用人单位正是因为对试用期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错误,导致了滥设试用期、滥用企业权利等情况的发生。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71.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责任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再从事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813.html -
了解详情
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例外情况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内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 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对于这些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除非仲裁裁决存在法定违法事由,否则用人单位不得再就该裁决提起诉讼。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59.html -
了解详情
用工是否必须签订书面合同】 对于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必须和劳动者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将会受到支付双倍工资等严厉的惩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方式 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用不存在试用期,即使双方做了试用期的约定,也是无效的,一律按照正常用工期看待。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可以随时终止】 非全日制用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94.html -
了解详情
、无效规章制度的法律后果: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违法的无效,以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应该进行对照和修改。否则会受到劳动部门处罚,造成劳动者损害的,还要承担 劳动有关的情况,劳动者应如实告知。查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书面证明或者其他能证明与任何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假文凭假资格证将被视为欺诈而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20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主体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 2) 劳动争议主体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 (3) 劳动争议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 (4)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92.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协调和平衡劳资双方的正当利益,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我国从1994年起逐步建立起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 1、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 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6、2004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79.html -
了解详情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再从事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