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二十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原告朱菊凤与被告王洪庆于2004年12月27日的离婚无效。 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评析 协议离婚在我国现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614.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监护(管理、保护)以及代理被监护人的权利。(注: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1月20日)第 行使原则和双方行使原则为宜。鉴于我国《婚姻法》未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或亲权)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下调整父母子女关系,保护未成年子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795.html -
了解详情
时:子女的抚养及财产处理方式 一、离婚后,双方未再婚,在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一方起诉离婚后,一般应解除其非法同居关系。 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财物,按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 六、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期间为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202.html -
了解详情
对非法同居行为应作出如下处理:一、离婚后,双方未再婚,在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一方起诉离婚后,一般应解除其非法同居关系。 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财物,按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六、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201.html -
了解详情
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财物,按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 六、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七、解除非法同居时,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200.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登记办法》 出资或者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在设立申请书中予以明确。(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949.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规定了共同共有,只是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称其为公同共有。我国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第78条把共有区分为两种形式,即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或者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在设立申请书中予以明确。(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民法通则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948.html -
了解详情
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 他人损失,即构成不当得利。在一般情况下,取得利益与受到损失是基于同一事实发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尽管由两个原因事实引起受益与受损,但为保护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449.html -
了解详情
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 他人损失,即构成不当得利。在一般情况下,取得利益与受到损失是基于同一事实发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尽管由两个原因事实引起受益与受损,但为保护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448.html -
了解详情
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 他人损失,即构成不当得利。在一般情况下,取得利益与受到损失是基于同一事实发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尽管由两个原因事实引起受益与受损,但为保护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4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