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可见,上述两种责任是针对不同的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11.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范围,或曰调整范围、调整对象,即《劳动合同法》对哪些人适用,对于哪些地域适用。任何一部法律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并因此而与其他法律的调整 (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82.html -
了解详情
为防止本单位商业秘密的泄露和不正当竞争,利用劳动合同条款或独立的契约形式,采用支付补偿的方式,与掌握本单位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约定,在终止或解除劳动 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注意: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24.html -
了解详情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劳动者在单位的试用期限、服务期限、工资待遇及其它 同时,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劳动者无需提供自己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明。举证责任无疑限制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随意性,用人单位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18.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⑥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③用人单位有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6021.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的规定,否则无效。本法第24条还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劳动明确规定,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 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约定违约金的基本原则:一是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二是约定违约金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813.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的规定,否则无效。本法第24条还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劳动明确规定,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 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约定违约金的基本原则:一是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二是约定违约金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809.html -
了解详情
年的,按12年计算。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808.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的规定,否则无效。本法第24条还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劳动明确规定,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 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约定违约金的基本原则:一是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二是约定违约金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787.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 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和奖金等费用,其中最主要的是 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94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