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1.对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程序要求的不同认识 一般认为,一个合法的劳动合同解除行为既要符合法定情形又要符合法定 在审判此类案件时面临上位法缺失,甚至无法可依的困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憾,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011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29条的规定,将相应财产变价并提存并不需要权利人同意,当然这其中涉及一个取证的问题 未付租金,人民法院判决后承租人未予履行,出租人再行起诉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收回租赁物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企业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899.html -
了解详情
下,双方构成等额共有。 【本案依据】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0条 第十条申请再审人提交下列证据之一的 。 第一百六十七条【分期付款买卖中的合同解除】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8696.html -
了解详情
考核中位列末位,不能胜任工作为由下达了《关于解除A劳动合同的通知》,A因此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 【问题】企业适用末位淘汰制是否合法? 一、看法官解读: 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3、考核认定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员工的解除程序 绩效考核不合格,用人单位需要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的,则应当履行对员工培训或调岗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657.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录用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 工会。因公司未举证证明与刘蕊芯解除劳动关系已经工会发表处理意见,故在解除决定的作出程序上有违法律规定,构成违法解除,所以法院判决公司须支付11万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861.html -
了解详情
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 下要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但为了避免劳动争议,最好采用书面通知的形式;二是试用期内解除合同需要做好工作交接,避免因没有交接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173.html -
了解详情
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 下要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但为了避免劳动争议,最好采用书面通知的形式;二是试用期内解除合同需要做好工作交接,避免因没有交接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810.html -
了解详情
(一)职工因工负伤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及就医路费企业应当全额报销;(二)工伤职工 ;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 按照《劳动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946.html -
了解详情
其有法律拘束力,则与立法宗旨背道而驰,而且可能因排除司法裁判而无端增加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成本,既不能体现公平正义,也无法提高效率。对于后者,因牵涉到 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15]关于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关系,各国规定不尽相同,立法中存在三种做法: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选择主义,即于债务不履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66.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而法定条件主要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消灭。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中,约定条件主要是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情形,而法定条件是一些违法违纪违规等行为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