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人。民事诉讼法第127条对管辖权异议主体的表述为当事人,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的概念外延包括原告 的法院,显然是不公平的。 而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3条,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913.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一致,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契约。当事人协商举证期限,有助于确保当事人对诉讼公正的信心,加强法院的权威。因此,为了鼓励当事人协商举证期限,应 可以协商举证期限。 四、管辖权异议对举证期限的影响 由于当事人在提出管辖权异议时举证期限已经确定,而《证据规定》对管辖权异议情况下举证期限的适用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4708.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另一方面,在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下,法院为尽快解决实体争议,对程序问题的处理往往采取简化模式,不重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行政化处理模式违背了 理念贯穿于整个诉讼当中。因此,建议我国法院在审查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时也采取附带诉讼模式,当然,对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也要求简化和迅速,否则会影响本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91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犯罪人在其领域之内时便行使刑事管辖权。根据国际公约及各国刑法的规定,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受到一定限制: (1)适用该 有要求的,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其时限即为15日。我们从前文的对管辖权异议主体、客体的分析,可知这一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272.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书面提出;书面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第一次实体答辩前提出。 (五)对仲裁协议及/或仲裁案件管辖权提出异议不影响仲裁程序的继续 如果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员回避,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回避请求,或被请求回避的仲裁员主动提出不再担任该仲裁案件的仲裁员,则该仲裁员不再担任仲裁员审理本案。上述情形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556.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的当然主体是申请人,后者为申请人的相对方。问题在于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申请人一方的共同诉讼人,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是否有上诉权。 实践中出现的情形是,在必要 享有上诉权,实质后果是令其再次取得在期间届满后丧失的管辖异议权,也即延长了其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期间,这与设置诉讼时效期间的立法精神是不相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919.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过程中,被告刘某某针对一审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当时一审法院合议庭未就管辖权异议的审查进行合议,而且也没有对管辖权异议作出处理结果,仅仅是在下达给当事人 及处理结果,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处理结果,当事人还可以上诉,并由二审法院对当事人上诉作出处理结果。不论结果如何,在案件的处理程序上已完全走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333.html -
了解详情
1)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当事人认为该法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而提出将案件移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请求。 2)管辖权异议的条件:一是必须由被告或有 令终结,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起诉,法院另行审理。但债务人在法定期限不提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支付令与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债权人可以据此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206.html -
了解详情
1)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当事人认为该法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而提出将案件移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请求。 2)管辖权异议的条件:一是必须由被告或有 令终结,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起诉,法院另行审理。但债务人在法定期限不提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支付令与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债权人可以据此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94.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的举证期限可以从法院对管辖权异议审查作出裁定之后计算,尤其是在管辖异议成立的情况下,应当允许被告在管辖法院重新确定之后再重新确定举证期限,履行举证义务。 第二种观点认为,无论当事人是否提出管辖异议,被告都应当依照法定期限向法院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即收到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9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