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致董某死亡的的行为发生在白竹路上,故其对结果的发生没有主观上的故意,因此其行为已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评析】 笔者赞成第二种意见, ,被告人熊某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死亡,因此可以排除被告人熊某的直接故意,其次被告人的熊某的主观状态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从意志因素上讲,二者有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698.html -
了解详情
某死亡的后果是一种放任,属故意犯罪中的间接故意。 3.五被告人的不作为与李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虽然李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溺水,但李某的 危险,却不采取积极救助措施,最终发生了李某溺水死亡的结果,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五被告人对李某死亡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而非积极追求该结果的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225.html -
了解详情
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而医疗事故罪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 (3)客观 方面不同。本罪行为人对严重不良后果的心理态度是过失和间接故意,而后二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不包括过失。 (3)发生场合不同。本罪发生于擅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322.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后逃逸,对被害人死亡持放任态度),但不包括直接故意杀人。第三种观点认为,该规定仅限于间接故意的致人死亡,即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有 ,也不能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因为被害人的死亡已由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直接导致。再次,如果行为人明知使被害人受伤,在现场如果行为人不对被害人进行及时抢救(现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326.html -
了解详情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则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本罪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则是出于直接 十条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644.html -
了解详情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则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本罪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则是出于直接 十条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9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上不能作为明知之前提条件。最好通过公证机关、工商部门、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直接通知销售侵权产品者,这样的证据较可靠,一般的信函往往不足以证明专利权人已警告过 的成立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直接侵权不成立,间接性侵权就不可能存在。而间接性侵权的成立,往往有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故意或明知,间接性侵权通常有以下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910.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先行行为。 笔者认为,对于犯罪行为能否成为先行行为应当区别对待。首先,在故意犯罪中,由于可能导致的危害结果正是行为人所追求的或者是行为人为追求其他结果 的现实危险性,当然可以认定逃逸人具有杀人的故意,应以不作为故意杀人罪论处。至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出于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则要依具体情形而定。大多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44.html -
了解详情
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寄居人、雇佣人员的违法、犯罪或故意行为。四、因计算机2000年问题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第七条保险人对下列损失和费用也不负责 三、责任免除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一)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以及违章用电,偷电或错误接线造成家用电器的损毁;(二)家用电器超负荷运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30.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罪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应当预见,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轻信能够 上人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本案中,陈某将熊某推倒时虽不存在伤害致死的直接故意,但其应知晓熊某是72岁的老人,其推倒熊某的行为有可能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