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 条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寻衅滋事罪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622.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放行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主管、经管、经手办理护照、签证或负责审查、核对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 证件,或者不履行检查出入境的职责,对偷越国(边)境人员予以放进或放出的行为。如果上述国家工作人员与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分子相勾结,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66.html -
了解详情
均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本应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但其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人民币761万元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严重侵犯了公共财产的使用收益权和职务的廉洁性,其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且情节严重,依法应予惩处。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1740.html -
了解详情
、科技成果登记书等确认技术成果完成者身份和授予荣誉的证书和文件。 根据法律的规定,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等财产权利应当由单位享有。个人未经单位同意,擅自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使用、转让单位的职务成果,是侵犯单位技术权益的侵权行为。虽然个人对于作为单位工作任务完成的技术成果不享有财产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506.html -
了解详情
。 首先,渎职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实施的与其职业身份不相称的滥用职权、亵渎职权的行为,是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权力异化和失控现象。很明显,渎职犯罪比一般的 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预防。其一,犯罪人实施渎职犯罪,往往是利用本人的职务身份地位来进行的,因此,如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很难保证其将来不会再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923.html -
了解详情
(二)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三)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第二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 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问题在修订后《刑法》公布后尚未作出新的司法解释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1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在检查报告中说明。 第十一条监事会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经营行为有可能危及国有资产安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侵害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以及监事会认为应当 贡献的,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监事会成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直至撤销监事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59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实施,维护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权,同违反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行为作斗争。第二章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制度 第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 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的意见;其中,具有中级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的调动,应当征得上级统计机构的同意。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588.html -
了解详情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被撤销的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违法发放贷款、非法出具金融票证、徇私舞弊造成该金融机构被 管理职务或者与原职务相当的职务。 第三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违法审批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不依法实施监督管理、不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574.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行为。客观要件上包括了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行为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索取财物构成犯罪的 包括财产性利益,物的使用权就是财产性的利益。例如,某一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免费使用他人车辆一个月,帮助他人谋取利益。这使用车辆一个月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1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