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意杀人罪犯罪主观方面 故意杀人罪在 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7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是否系被告人所为,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现等;一个案件的重大情节包括被告人作案的动机、目的、 ,如轻罪重判、不应该适用附加刑的适用了附加刑或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未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应当从轻的作了从重处罚等情况。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7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是否系被告人所为,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现等;一个案件的重大情节包括被告人作案的动机、目的、 ,如轻罪重判、不应该适用附加刑的适用了附加刑或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未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应当从轻的作了从重处罚等情况。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9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是否系被告人所为,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现等;一个案件的重大情节包括被告人作案的动机、目的、 ,如轻罪重判、不应该适用附加刑的适用了附加刑或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未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应当从轻的作了从重处罚等情况。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26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是否系被告人所为,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能力,犯罪前后的表现等;一个案件的重大情节包括被告人作案的动机、目的、 ,如轻罪重判、不应该适用附加刑的适用了附加刑或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未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应当从轻的作了从重处罚等情况。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04.html -
了解详情
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第 1 页 三、关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能否予以治安管理处罚问题 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 六、关于扰乱居民委员会秩序和破坏居民委员会选举秩序行为的法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2108.html -
了解详情
和第二起第一次强奸犯罪中,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是未遂,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处罚。被告人曾某某在实施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是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 行为过程,就具备了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构成强奸罪既遂。在司法实践中,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行为人主观上有奸淫妇女的意思,客观上进行性侵犯的,即构成强奸罪既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026.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三、关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能否予以治安管理处罚问题 对已 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 六、关于扰乱居民委员会秩序和破坏居民委员会选举秩序行为的法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091.html -
了解详情
意志以外的原因。 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 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犯罪主体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行事责任能力的人;第二,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第三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74.html -
了解详情
了解案情后,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涉嫌罪名不当、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所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况的,可以代理被告人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要求予以纠正。 、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代为申请回避,说明理由。 2、法庭对被告人的年龄、身份、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核对有误,可以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律师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