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运用于行政权的过程。 双方当事人对仲裁决定不服,仍可作为民事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相对方不服行政机关的 人民法院运用司法权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裁决与行政审判有着较大的区别: ①两者的主体不同,所行使的职能也不相同; ②两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118.html -
了解详情
,但不是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唯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人民法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两者的实际区别。 因此,在对待医疗事故鉴定问题上应注意:(一)医疗事故鉴定只是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经过当事人质证、认证,由法官确定其效力,其并不必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308.html -
了解详情
对撤并公司债权债务清理问题的通知》、199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以及1994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 的父亲可在了解清以上情况后,依据上述责任范围,如某县人大确实有不可推卸的民事责任,且又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1495.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可能会造成对交通事故责任缺乏权威性的认定,影响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产生的民事赔偿诉讼的处理,影响追究交通肇事犯罪者的刑事责任。因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 相对人权利的侵犯,应承担行政法责任。如果公安机关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的过程中程序违法,则使相对人权利受到影响,相对人可以以此为由提起撤销之诉。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915.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但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4.证据审查、判断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050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申诉 申诉的定义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请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行政程序解决争议,与其他争议解决途径相比,申诉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 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在我国,诉讼大致分为三种形式: (1)刑事诉讼; (2)民事诉讼; (3)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9289.html -
了解详情
了广泛的运用,但在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却没有得到承认。大多数的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案件的损失赔偿额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受害人一方回复到没有受损时的状态 的赔偿责任、解决赔偿责任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最后的方式。人民法院按照司法审判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裁判和执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获得法定赔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285.html -
了解详情
诉前准备的有效措施。 3、申请法院进行诉前证据保全2002年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诉前证据保全的, 调查收集证据。在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以及有关程序事项时,法院应当主动依职权调查和收集证据,而无需当事人提出取证申请。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419.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方案可由调解人员提出,也可由当事人自行提出,并且,调解方案内容可以超过诉讼请求。双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应当承担责任,但不允许约定一方不 ,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6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3.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再审程序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为了避免错误的判决、裁定难以得到纠正,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2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