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行为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其一,行为主体是否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其二,侵权行为是否发生在执行职务时。当此二项条件同时满足时,即可初步 否则容易使认定标准因太过主观而飘忽不定,从而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职务侵权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责任承担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25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利用其在 形成了便利条件等;狭义的理解则认为,行为人对于其非法占有的财物,应当具有职务上所赋予的独立支配的权利。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598.html -
了解详情
,就属于放火。因此,危害公共安全与否而非点燃财物归谁所有成为了判定放火行为构成的关键要素。 本案中,被告人点燃自己所有的摩托车,引发周围群众恐慌,并 关于妨害公务罪的认定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构成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01.html -
了解详情
的资格等情况,不是特殊身份。例如,在叛逃罪中,国籍以及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与犯罪行为有密切联系,属于特殊身份,但在故意杀人罪中,国籍以及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 是利用各自职务便利。如果虽然是两个不同主体,但仅利用了一方职务上的便利,如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的,则均成立贪污罪;如果是利用了公司、企业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70.html -
了解详情
种意见认为,吴某不构成犯罪。因为吴某索贿的行为并不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因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而本案中吴某身为城管局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权索取他人财物,其本质是想利用职权换取财物,所以与一般的敲诈勒索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787.html -
了解详情
的任职程序要求。因此,林某应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林某的行为应当构成职务侵占罪。因为本案中该学校虽然登记为事业 的一般性事务。所以,林某不属于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委托、管理国家财产的代表人员。 第二个问题,捐资助学款是否属于公共财产。 本案中该学校虽然属于事业单位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527.html -
了解详情
种意见认为,吴某不构成犯罪。因为吴某索贿的行为并不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因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属性,一个是具有管理性;另一个是具有代表国家性。本案中吴某虽然没有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他受聘于城管局,履行对违章建筑查处、监督、管理等职能,属于协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401.html -
了解详情
,使其逃避关押。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可由作为和不作为构成。具行为方式有的是滥用职权,篡改刑期,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合法”逃避关押;有的虽未篡改 在客观方面表现不同。犯本罪的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利用监管或押解罪犯的职务之便,非法将罪犯私自放走;而徇私枉法罪的行为在客观上则是利用立案、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61.html -
了解详情
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制造、销售或进口他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2001)》第八十四条规定,包括以下4种具体形式: 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单位的性质而提出的工作任务。 认定职务作品方法二:作品的作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即作者与该单位具有劳动关系,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3139.html -
了解详情
推选。因此,村民小组是村委会的下设机构,村民小组长不属于村委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再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解释性文件的一贯立场来看, ,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不能成为报复陷害罪的主体。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1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