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我国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4月4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426.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法院正确及时的去审 理案件。显而易见,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只能是一个其本的要求和保障,而并非目的。 其次,司法的公正性要求决定 程序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混淆。 综上,特建议在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将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删去。针对行政诉讼原告的诉讼请求,要么判决撤销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5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否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而行政诉讼法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不予受理的。实践中很难操作。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 这是因为:第一,在我国,行政权与司法权都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赋予的国家权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照国家职能分工和法律规定,分别享有行政权和司法权,他们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851.html -
了解详情
。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严重滞后,对证据规则规定不明确,《行政诉讼法》中却作了一定的明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项规定:主要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 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各不相同,如何核实、认定是认定事实的关键。 五、行政处罚应当注意的具体证据规则 (一)提供证据的要求(最高法院规定) 当事人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452.html -
了解详情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从行政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来看,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要向国务院备案, 来看,几乎是必然。我们可以从两部主要的行政法律《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中发现问题。《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规定,对于因行政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852.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的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严禁被告重复违法、禁止被告以调解为名迫使原告让步等制度,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89.html -
了解详情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从行政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来看,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要向国务院备案 来看,几乎是必然。我们可以从两部主要的行政法律——《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中发现问题。《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规定,对于因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795.html -
了解详情
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定义的方式界定了具体行政行为。但实践表明,这一界定方式不能充分 和未来可能受到行政处分的公务员,在适用对象上是不特定的,因而它是一个抽象行政行为。再如,某一国务院部门给自己的下属单位发布一个价格方面的通知,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83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上述审查标准的规定,与《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关于诉讼审查标准的规定相比,其严格程度大为降低。之所以 ;适用法律规范违反了《立法法》关于法律适用的规则;所适用的法律明显不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所针对的行为或事项,如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829.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采取一定措施加以固定的调查取证措施。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行政诉讼法第36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3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