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自然人均依法享受包括身体自由权在内的民事权利。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就是意思活动的自由,这种自由事实状态的,而不以行动者在法律上具有责任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为限。至于婴儿、高度精神病人等缺乏变更其所停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803.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法定证据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118.html -
了解详情
收养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其与非婚生子女建立养父母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一、办理收养公证,由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住所地 . 送养人、收养人、被收养人的权利与义务; 6. 收养开始的时间; 7. 共同送养人、共同收养人和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被收养人在协议书上签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788.html -
了解详情
遗嘱是指公民生前依照法定方式,对自己的个人财产或其他事务预先处分,并在死亡时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 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遗嘱公证由遗嘱行为发生地或遗嘱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遗嘱人必须亲自到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交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636.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同居关系属于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情况,系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果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解除这一同居关系,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可是对 是合法婚姻婚姻关系的成立,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男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建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合法婚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04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清晰,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没有颁布,对委托合同的概念没有一个明确法律规定等种种局限性的因素造成了我们将物业管理合同错误的定位成为委托合同。如果 需要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可以直接而为之的行为,也不存在代理的问题。代理行为的结果是设定、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物业管理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87.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正常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法律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保护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保护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利益。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将尊重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之一。《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五款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8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主要有:(1)口头授权的广泛使用是无权代理产生的原因之一。《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 ,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我国《合同法》第十条也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84.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还规定:当事人因(无效民事行为) 间接损失。根据许多大陆法国家的民法规定,信赖利益的赔偿原则上不能超出履行利益即所谓信赖人对于信其法律行为有效而受损害之赔偿额,不得超过信赖人因法律行为有效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307.html -
了解详情
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收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 寄养是指父母因特殊原因不能直接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把子女寄托在他人家中生活的一种委托代养行为。寄养不发生父母子女关系的变更。...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