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行政处罚,在此方面,即使相对人已经超过了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期限,行政机关发现了错误,比如处罚错了,行政机关仍可以主动撤销这类违法行为。但在授 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可以免除行政许可申请人的举证责任。关于这一点,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四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109.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作出许可决定。 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应当颁发加盖本机关印章的许可证件或准予许可决定书,并在办税服务厅或其他办公场所公开许可决定 许可决定书,并应当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税务行政许可只在作出批准决定的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有效。 变更与延续。被许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99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 (二)熟知本岗位各项工作流程; (三)熟悉本机关各部门的相关职责; (四)热情接待,耐心解答申请人提出的有关问题,作好 受理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958.html -
了解详情
将从排除的角度分三个层次予以划定。第一层次为不属于司法审查的范围。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家行为、抽象行为、内部行为和终局裁决行为不可诉, 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的规定,余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950.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公正的原则,本着合法、便民、高效的宗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做出劳动保障行政许可决定: 受理: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单位对申请人提出的 、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938.html -
了解详情
市国家税务局派人实地核查,设区市国家税务局应当自行派人实地核查。 国税机关审查许可申请过程中发现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利害关系人。 应当在办税服务厅或其他办公场所公开。 国税机关作出的不予或撤销税务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和依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921.html -
了解详情
、信赖保护原则的含义 信赖保护原则起源于早期的不准翻供原则,二战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行政法治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其中德国是推行这一原则的代表。信赖保护 行政行为方面,在此领域,即使相对人已超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限,行政机关仍可随时撤销这类违法行政行为;但在授益性行政行为方面,信赖保护取代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860.html -
了解详情
人概念,有利于确认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诉讼原告及国家赔偿请求人;4、通过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两个对应概念的研究,有助于分析、判定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和机关 行政管理相对一方的确认与判定,应当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与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行为之间是否形成了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为标准。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91.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知情权应当覆盖更广的范围,并获得更多形式的法律制度保障。 一、行政相对人知情权概说 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为了解权或知悉权,就广义而言, 不履行该法定职责时,相对人拥有启动有关法律程序,要求行政主体履行告知义务或者要求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予以救济的权利,即请求权。可见告知仅是一种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90.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实践中却已作为各单行法的原则被《行政复议法》(第四条)、《行政处罚法》(第四条)所采纳。但究竟行政公开原则的法律地位如何,是仅作为单行法 ,党和政府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在80年代,主要采取教育和惩治的办法来对待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接着,80年代中期,在一些地方采取了两公开一监督的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