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 丧失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所以,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损失方面发生争议后应当在60天内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872.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的不利法律后果。 举证责任的分担是指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即确定争议双方各自应就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我国对于举证责任分担的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对于一些特殊案件,则通过举证责任的转移来达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的目的。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转移主要是指对于一些本应由劳动者承担的举证责任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25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必须履行。 2008年5月1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247.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其他机构如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会等机构都不具有认定劳动合同效力的权利。无效劳动合同并不是不产生任何效力,无效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有过错的,劳动者不仅可以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经济补偿以及其他劳动者应享受的待遇,同时可要对其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442.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做出裁决。 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 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用人单位招用沿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39.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为,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 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所。仲裁委员会对申请仲裁的劳动合同争议案件,一般在7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或决定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37.html -
了解详情
某某三、某某四、某某五、某某六与文、刘、等三十人向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本案被告支付他们在惠州市某装修工工地工作期间的工资及 委员会经审查,于2004年10月18日,以申诉人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双方关系不属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34.html -
了解详情
来源合法,而且该证据也不能证明崔某是在2004年元月9日才知道单位与其解除的劳动合同,所以仲裁委对该证据不予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关于“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的规定,对崔某的申诉请求予以驳回。超过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31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报酬等重要事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依据,也是发生劳动争议时的有力证据。其中的劳动报酬,作为劳动合同的核心内容,是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 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三是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一般而言,同工同酬的内容包括以下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7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受案范围: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或膊用合同发生的 由于试图用尽所有的纠纷解决机制,因而造成审理期限过长,重复劳动多,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仲裁在整个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只要一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2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