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690.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此可见,你虽然是在工作期间受到伤害,但因已超过了一年的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因此不能再进行工伤认定申请。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680.html -
了解详情
步调一致,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那么劳动者在集体协商机制下,该如何维护个体合法权益呢?笔者所在的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就遇到过几个比较典型的维权案例,希望对读者遇到同类情况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所帮助。 集体劳动合同不等于包工头代签的合同 案例 章某一直在一家制衣厂打工,收入颇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674.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对打击报复投诉员工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责令其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156.html -
了解详情
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保护,发生纠纷时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相互推诿,让劳动者无所适从,加上法律法规对劳务派遣的规定相对缺失,增加了劳动者维权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出台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首次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范,规定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9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会被受理,致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即使被受理,也可能因为超过法定时限而请求主张得不到支持。主要的时限包括: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943.html -
了解详情
裁或诉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即劳动争议案件要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增大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且其时间过长。针对此,《劳动合同法》作出了新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或裁或诉。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两者都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922.html -
了解详情
工资支付关系,权利义务较为简单,而且一般的履行期限可能只是几天的时间,因此,允许双方订立口头协议,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后,无须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当然,从劳动者维权的角度讲,如果条件许可,应尽量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那怕很简短的几个条款,也要明确清楚工资标准、支付期限、是否提供其他的工作保障等,比如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94.html -
了解详情
年新《工伤保险条例》即将在1月1日生效实施,近日,接到诸多关于现在的工伤是否适用新的工伤赔偿标准的咨询。依据新法不溯及既往的一般法学理论,工伤赔偿法律网维权律师多回复现在的工伤不能享受新的赔偿标准,经研究,发现有部分不妥之处,现做更改,并对此前的咨询者致歉。 新《工伤保险条例》较旧《工伤保险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00.html -
了解详情
卓有成效的,大量的矛盾可化解在司法程序之外。但是,一些损害赔偿纠纷不可避免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司法解决采矿损害赔偿纠纷,应注意以下二个问题: 1、积极维权,慎重立案。人民法院既要通过发挥审判职能,积极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审时度势,慎重立案,以利纠纷的妥善解决。在立案审查时,要注意审查是公益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8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