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呢?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如何理解的复函》(劳部发[1994]257号)的解释, 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98.html -
了解详情
由工会代表担任。关于具体的设置方式,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7条的规定: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 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 职工代表; (二) 企业代表; (三) 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下同)推举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728.html -
了解详情
由工会代表担任。关于具体的设置方式,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7条的规定: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 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 职工代表; (二) 企业代表; (三) 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下同)推举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31.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收费,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国务院令第117号)、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 减、缓。 (四)因工致残且未参加工伤保险的 ,当事人凭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可酌情准予减、缓。 (五)未参加医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24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 2.依据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 裁决不服,不能向上一级仲裁机构再行申请,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诉讼则有二审,诉讼一审结束后,如对一审的判决不服,当事人可向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43.html -
了解详情
最终的司法裁判权。 2.依据不同 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 对裁决不服,不能向上一级仲裁机构再行申请,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诉讼则有二审,诉讼一审结束后,如对一审的判决不服,当事人可向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626.html -
了解详情
兼职(即从事第二职业),并签订聘用合同。因此,劳动部《关于因企业职工流动等问题发生劳动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劳办发[1994]248号)第二条、《关于 》(劳办发[1995]209号)均规定,职工因从事第二职业与聘用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依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予以受理。...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49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可以由企业签订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据此,我国公民与国(境)外企业签订的 劳动(工作)合同的履行在我国领域内,因履行劳动(工作)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第4款规定精神,由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9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在多长时间内结束根据《劳动法》第82条、《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2条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30条、第34条、第43条 的“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这里所说的“收到仲裁申请”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后,经过审查作受理和不予受理的决定等过程。也就是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40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对此做了明确规定。《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调解决。劳动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0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