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借助于对方的意思表示与合作,也不必经过诉讼或仲裁程序,当事人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自己行使这些权利。但是,二者在以下方面不同: 1.两种抗辩权意义 不必借助对方的意思表示和行为。而合同的解除,则是消灭合同的履行效力。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或者直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或者当事人双方以合意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049.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自己的权利。对预期违约,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对方撤回毁约的意思表示,到期如约履行合同。预期违约,可能是在后履行的一方违约,在先履行的一方可保留自己的给付 一方应当及时恢复履行,否则构成违约责任。当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无效果时,可根据法定条件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合同解除,视合同自始无履行效力,使依合同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043.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可言。瑕疵履行已经无法补救,则不属于行使抗辩权的问题,被违约人可以解除合同。 5.对履行效果不符合约定条件的抗辩。 通常情况下,履行效果就是履行利益。例如,甲方邀请乙方嫁接果树,合同约定了成活率,甲方的履行利益与履行效果是一致的。但有时履行效果与履行利益的内容并不相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042.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国内外学者专家的观点和我国合同法的实践,着重对不安抗辩权的立法渊源、适用条件、法律效力、合理性以及与预期违约制度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可以解释为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解除合同,(英美法系对默示预期违约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第六十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411.html -
了解详情
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的优点: 《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的优点与传统大陆法系 原因都可能造成相对人履约能力的丧失。因此传统大陆法中对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仅限于财产显著减少,有难以履行的可能的规定就显得过于僵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407.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条是对购房人因自身原因提出解除合同的限制型约定,事关违约条件和违约责任的承担,而合同解除的权利或继续履行合同的权利在我公司。 换言之,如今购房人 购房款(扣除3%的赔偿)。此外,案件受理费双方各付一半。 这引起了原告方的异议。解除合约应该从2005年11月起算,之后的巨额银行利息是大华方面拖延退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1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前提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时间有先后之别,而默示预期违约则无此前提条件。即使双方应当同时履行或有疑虑的一方的履行期在另一方之后,也发生默示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债权人可以中止自己的对待给付。但若对方不能提供履约担保,债权人可否解除合同?从大陆法民法典的规定(《德国民法典》第321条;《法国民法典》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4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除时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不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终止的等。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首先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使劳动关系恢复原状, 合同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另外,在有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客观上已经不能继续履行了,如原用人单位已经搬迁外地、原工作部门已经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06.html -
了解详情
。 根据如上分析,可得,用人单位可以约定作为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的可以是:1、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者又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如约定 饮食类用人单位所从事的行业有特别禁忌规定,将劳动者患慢性传染病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又如劳动者的工作职能就是开车,则用人单位将劳动者被吊销驾驶执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63.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是指无需取得对方同意,劳动者只要按照法律规定预先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从有关条文的规定来看,与《劳动法》有关规定相比较,有以下几点 义务角度来规定的,它强调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履行的义务。但要注意的是,劳动者行使预告解除的权利受到以下两个条件的约束:一是必须提前30天预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