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普通民事伤害案件而言,工伤保险争议案较为特殊,在此类案件中,工伤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是有关部门所作的工伤认定以及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否则,工伤 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三、工伤赔偿仲裁时效的规定 1、工伤职工在明知用人单位拒绝给付工伤保险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内,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614.html -
了解详情
1、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3年。 2、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3、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6452.html -
了解详情
对当事人提出的仲裁申请,经仲裁机构审核,如因主体不符,不属于受理范围,以及超过了仲裁申诉时效,仲裁机构即向当事人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当事人如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可向上一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632.html -
了解详情
: 1、劳动仲裁申请时效 2008年5月1日前,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 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621.html -
了解详情
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三、仲裁的申请和受理 1、仲裁申请时效 仲裁申请的时效 ,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366.html -
了解详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于2008年5月1日起执行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的计算 仲裁时效期间应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117.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 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 ,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4、劳动争议仲裁受理时效和裁决时效分别为多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233.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考虑其自身利益或上级工会组织不知情(或用人单位未建立工会组织)而未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伤者或者其直系亲属不知道工伤申请时限或者即使知道 均适用时效中止、中断。 依据为: (1)《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055.html -
了解详情
人和利害关系人尚不明确,当事人患重病或丧失行为能力等情况,致使当事人不能参加仲裁活动期间;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或社会变故,造成交通、通讯阻断等其他 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执行。上述情况消除后,仲裁时效即应恢复计算。另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劳部发〔1993〕276号)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39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不履行时,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 3.只要在诉讼时效期内,均可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根据2008年5月1日实施的《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6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