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于申请人上诉期间的利息承担问题。首先,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民事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是平等的。在一审判决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平等地享有法定的 造成损失的,双倍补偿申请执行人已经受到的损失;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民诉法适用意见》第295条)。本案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13.html -
了解详情
将此作为申请执行事项申请法院执行,并且一方面,原、被告当事人之间本身不存在给付诉讼费用的关系;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八 和法律的严肃性。为此,笔者认为,为方便案件的执行,我国民事诉讼改革中对美国法院的这种做法也可以思考和借鉴。由于《民诉法》第二百零七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08.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10]这一原则表现为民事主体可以充分自主地行使自己的各项民事权利,以实现一定的利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费一方则有权向给付分手费一方追偿,如追偿未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6、民事活动应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民法通则第六条规定, 民事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96.html -
了解详情
,不少人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称之为行政诉讼时效或起诉时效,将其等同于民事诉讼时效,甚至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来审查判断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并对超过起诉期限的 将其中止、中断和延长。 5.人民法院对二者超过法定期间的处理方式不同。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审查起诉期限。相对人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人民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439.html -
了解详情
8、民间纠纷的裁决。如国务院颁布的《民间纠纷处理办法》规定,基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裁决民间纠纷。基层人民政府对民间纠纷作出处理决定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并经 。对于有关行政法律关系,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对于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就其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应当以裁决机关为被申请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4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行政行为以实现现行决策目标为宗旨, 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因此虽然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时效竞合问题没有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0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再者,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时仍然要参照适用民事诉讼的程序及制度,采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 ,否则就不能视为相对人知道行政行为内容,如果依照法律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以口头形式告知,亦必须制作笔录,行政相对人通过非上述途径而得知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0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其次,在行政诉讼中 的被告,对于行政职权并无处分权;最后,在民事诉讼中,由于大量案件是通过辩论主义方式审理,以及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制度 阶段,对于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而又违法的行政行为通过协调解决的行政案件,可以在严格审查的前提下,适当承认 当事人就本案的处分权。 综上,认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素,更不能站在被告的角度作出判断。 那么,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什么呢,可以说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笔者的 应当保持中立。此规定就明确地给法官的职业进行了一个角色的定位。 从工具论到中立角色的定位转换,应该说在民事诉讼中体现得比较到位。比如说,一个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5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请求应予支持。 第二种观点认为:梅某作为利害关系人可以单独提起行政复议,但梅某至迟在第一次民事诉讼时就已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根据《行政复议 是为了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能就此认定,利害关系人提起行政复议的期限可以长于行政相对人。因此,从法律实施的统一性考虑,利害关系人单独提起行政复议的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