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超过这一期限,除非有正当理由或不可抗力,否则仲裁委员会一般不予受理。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353.html -
了解详情
一直拖延,但是至今都没有签立。请问我该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因此你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诉,或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月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870.html -
了解详情
。 对于单位的单方面调岗降薪的行为,劳动者有权以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按约定提供劳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在与单位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51.html -
了解详情
聘用人员,比照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提出辞职应经批准后方准辞职等。对于实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是自主决定的,管理是按照《劳动法》和《劳动 单位发生的是人事争议,先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处理;劳动合同关系发生的是劳动争议,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处理。但现在两种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9.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受理范围。 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双方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受理。 外地企业在我市开办的二级法人企业,如分公司、办事处,与我市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后,由合同履行地所在仲裁机构立案处理,但对合同中有特别约定的,按约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647.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受理范围。 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双方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受理。 外地企业在我市开办的二级法人企业,如分公司、办事处,与我市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后,由合同履行地所在仲裁机构立案处理,但对合同中有特别约定的,按约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636.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不需再承担支付两倍工资的责任。上述第一个案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采纳的就是第一种观点。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用人单位事后通过补签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据此应将双倍工资和补签合同视作是用人单位承担的同时并列责任。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1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案件诉讼当事人问题的批复》(法[经]复[1988]50号)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争议的双方仍然是企业与职工。双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和诉讼地位上是平等的。此类案件不是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应以争议的双方为诉讼当事人,不应把仲裁委员会列为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989.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二)以第一条的显著地位明确了特定情形下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确定方法。为何要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举证责任详加规定?主要是因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对于当事人寻求劳动争议的救济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91.html -
了解详情
欠条的合法性?我们认为,无论从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工资的角度,还是从民法上保护劳动报酬的角度,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标准都不能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民的指导思想,及时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尊重当事人的选择,直接作为普通民事案件处理。如果劳动者愿意将此类纠纷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处理纠纷也是可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