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领导拒绝了李某要求撤回辞退决定的请求,李某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却被告知已经过了仲裁时效,不予受理,后李某又诉至法院。一种意见认为 但有正当理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应当受理,不能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其诉讼请求。笔者同意第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26.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予以审理,不得以相应请求未经仲裁前置程序为由不予处理。 8、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基于《劳务派遣协议》而产生的纠纷,仲裁委、法院是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劳动 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二倍工资以按月计算为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581.html -
了解详情
对仲裁结果,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案件立案的相关知识: 1.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案件未经仲裁机关处理,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根据劳动法 不服哪一项事由的裁决,不服该裁决提出了怎样的诉讼请求,等等,诸如这些问题,起诉时必须明确、具体,不能笼统而论。事实上,即便是裁决所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2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况。例如,因地震、 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 (3)仲裁庭再次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即仲裁委员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9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有些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很复杂,劳动者难以在六十日内申请仲裁,往往因为超过了仲裁时效而得不到法律保护。尤其是在当前劳动力 仲裁时效中止。根据《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这里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地震等。这里的其他正当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627.html -
了解详情
手续,导致多年之后才知道被辞退或除名的劳动争议案件增多,本案即为一起典型案件。笔者认为“退休之日”不能作为原告应当知道争议发生之日,理由如下:一、以 协助的责任。综上所述,职工退休时间不能作为职工应当知道争议发生之日。本案经审理,认定原告申请仲裁未超过时效,最终依法撤销了用人单位的辞退决定,维护了职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34.html -
了解详情
倍工资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的首月起算,计算至书面劳动合同签订时止,但不能超过一年。 (2)如果先期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刑满释放后,就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系解除所产生的争议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符合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的,应予受理。...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58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当事人应及时申请调解或仲裁,超过法定时间将不予受理。当事人应及时参加调解 上,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依法进行调解、仲裁和审判。处理劳动争议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徇私枉法。以法律为准绳要求处理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6456.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也不管职工一方职位高低,双方的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适用法律时不能因人而异,不能因为某单位是重点企业,或者是当地创利创汇大户,而对其侵害职工 ,当事人应当及时协商或及时申请调解以至申请仲裁,避免超过仲裁申请时效,丧失申请仲裁的权利。其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在法定结案期限内,尽快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33.html -
了解详情
浪费司法资源进行审查。 四、对仲裁机构以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已超过仲裁时效为由不予受理的案件进行仲裁时效的审查。《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5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