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中止 根据前述《劳动法意见》的规定,引起劳动争议申诉仲裁时效中止的事由有两种: 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期间。《劳动法意见》第八九 委员会认为应当受理的,应及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从申请至受理的期间应视为时效中止。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1.html -
了解详情
日?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5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 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争议发生之 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 这里要严格区别争议发生之日和事件发生之日两个概念。申诉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797.html -
了解详情
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提交的法律文书。 填写劳动争议申诉书应当注意的以下问题: 一、 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二、必须注意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 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仲裁。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087.html -
了解详情
1、当事人对生效的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不执行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争议处理条例》第28条、30条和31条规定,仲裁庭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根据 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不应从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90.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时效起算日期所作的具体界定,也是认定工资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关键问题。 另外,在涉及劳动关系认定的仲裁案件中,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用人单位对 考勤记录、招工登记表、报名表等证据负有举证责任;劳动者亦有责任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初步证据,如工作证、上岗证、服务证、工号卡、出入证、健康证、银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508.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怎么计算呢?详细内容由110网为您介绍。 根据《执行劳动法的意见》第89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从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仲裁申诉时效中止,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在三十日内结束调解,即中止期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结束调解之日起,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2515.html -
了解详情
,其处理时效按《劳动法》第82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这里所说的“收到仲裁申请”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后,经过 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2)对于职工一方当事人在3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案件之日起1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403.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时效和办案时效仲裁申诉时效和办案时效仲裁申诉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 办案正常进行的客观情况期间。仲裁庭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遇有上述情况需要中止仲裁时效的,应及时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执行。上述情况消除后,仲裁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398.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仲裁委员会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处理:(1)对无正当理由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就丧失了申诉的权利,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必经程序 上述两种救济途径,伤者均应当通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劳动争议申诉两个环节。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不予受理的情况下,伤者才可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0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