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无照经营查处取缔的规定查处取缔。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三十六条本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591.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按照《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时限,向用人单位进行工伤保险登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交通事故、 机构、经办机构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第三十七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37.html -
了解详情
为加强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保障外地来京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首都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暂住证》。 对拟在本市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外地来京人员,应当在《暂住证》上注明系来京务工经商。《暂住证》上未予注明的,劳动行政机关和工商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80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2、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 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3、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等部门 三、当事人特殊的规定: 1.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92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2、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 监督检查,由卫生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3、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等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629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统筹。(二)用人单位跨市设置分支机构的,可以在工商登记注册地或者其分支机构所在地中任选一地,集中统一参加工伤保险统筹,也可以分别 存在劳动关系的,由各用人单位分别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认定工伤时,对于在上下班的通常时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09.html -
了解详情
月,六级伤残12个月。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人员经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需长期治疗的其他工伤人员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6个月 健全工作队伍,切实做好《条例》施行的各项工作。各级劳动保障、人事、财政、卫生、民政、物价、工商、编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和工会要相互支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41.html -
了解详情
,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第八条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和主要生产 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条例》和本规定申请时限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工伤待遇问题由职工(或其亲属)或者工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21.html -
了解详情
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条例》和本办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工伤保险事务。财政、卫生、安全生产监督、人事、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劳动保障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各级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12.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按照《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时限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公外出期间发生 至四级工伤人员、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人员移交长期居住地的街道或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经办机构发放。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