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由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或者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女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或者人事争议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四十三条违反本 ...
//www.110.com/fagui/law_266868.html-
了解详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为进一步在劳动领域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以下简称《纲要 使其争议能够在单位内部得到妥善解决。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涉及到女职工的劳动争议案件,只要符合受理条件的,要立即立案并尽快调查处理;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
//www.110.com/fagui/law_23392.html-
了解详情
残疾人职工的,由市民政局或区、县民政局对责任单位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残疾人职工对开除、除名、辞退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 ...
//www.110.com/fagui/law_39307.html-
了解详情
。 第三条 省外驻琼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当按条例规定参加失业保险,但户籍、人事档案关系在省外并已在省外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除外。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 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当事人可以按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跨统筹地区 ...
//www.110.com/fagui/law_364623.html-
了解详情
指导和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第十三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流动人口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履行劳动合同、落实工资支付监控制度等情况。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依法及时受理、调解、仲裁流动人口提请的劳动争议案件。第十四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流动 ...
//www.110.com/fagui/law_391473.html-
了解详情
(三)为农村残疾人生产劳动提供服务;(四)协助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残疾职工劳动争议;(五)检查各单位安排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六 社会招收。残疾人被录用后,和其他在职职工一样,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并到当地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录用手续和劳动合同鉴证手续。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对残疾 ...
//www.110.com/fagui/law_39066.html-
了解详情
安全、卫生、经济管理部门和工会、妇联、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等,应协调一致(以劳动人事管理部门为主),负责本办法的贯彻实施。 第五条 凡属我市适合妇女从事劳动 第十一条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管辖权的劳动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提出申诉或依法向 ...
//www.110.com/fagui/law_39329.html-
了解详情
卫生保健设施。学校应当加强男女平等的教育。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兴办适合女性特点的职业教育事业。各单位应当有计划 职工退休年龄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女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第二十条 男女实行同工同酬。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
//www.110.com/fagui/law_270196.html-
了解详情
辞职者或因违法违纪被罢免和追究刑事责任者不予补贴。对做出重大贡献的城镇社区居委会工作者,辖区政府应给予表彰奖励。第九条 城镇社区工作者因生活补贴或社会保险发生争议的,按人事劳动争议有关规定进行仲裁。第十条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制度,市辖三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 ...
//www.110.com/fagui/law_363214.html-
了解详情
辞职者或因违法违纪被罢免和追究刑事责任者不予补贴。对做出重大贡献的城镇社区居委会工作者,辖区政府应给予表彰奖励。第九条 城镇社区工作者因生活补贴或社会保险发生争议的,按人事劳动争议有关规定进行仲裁。第十条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制度,市辖三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 ...
//www.110.com/fagui/law_361600.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