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报表,2006年1月起正式启用。在用电子邮件发送报表的同时,将有签字盖章的报表寄省厅劳动争议仲裁处。目前仍不能使用统计软件的应尽快解决,确保统计报表制度的落实。三、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要将信访业务信息联网工作纳入金保工程市域网建设。信访业务信息系统实行省级数据集中,业务服务器 ...
//www.110.com/fagui/law_108748.html-
了解详情
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三)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决定或者裁决不服的;(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 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该决定书中应当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第十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其他工作机构收到复议申请的,应当立即转送法制机构。除不符合 ...
//www.110.com/fagui/law_168143.html-
了解详情
、经营者年薪和其他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七)综合管理全省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承担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八)管理全省社会保险工作,拟定全省社会保险发展 ,其人员编制在厅机关行政编制总额内单列。 四、人员钢制和领导职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机关行政编制为61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4 ...
//www.110.com/fagui/law_230957.html-
了解详情
,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下发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政府职能得到有效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处理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条例》、《企业工资条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条例 ...
//www.110.com/fagui/law_155402.html-
了解详情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制定劳动保障部门行政决策规则。科学合理界定各级部门的行政决策权;界定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 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处理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条例》、《企业工资条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条例 ...
//www.110.com/fagui/law_110043.html-
了解详情
局负责)。2.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创新工作机制,依法做好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原则,忠实履行复议职责, 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经办、职业介绍、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等办公场所建立政务公开栏,设置电子屏幕、手触电脑终端、报刊专版 ...
//www.110.com/fagui/law_324707.html-
了解详情
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六)劳动争议仲裁处(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拟定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争议仲裁的地方法规、规章和办法并组织实施; 其他事项(一)鉴于教育部管理的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的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培训机构的有关工作,虽均属 ...
//www.110.com/fagui/law_250950.html-
了解详情
合同、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规范。(二)建立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拟定劳动仲裁规则。(三)拟定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探亲假制度、职工福利制度和 领导干部离退休;负责军队转业干部和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安置工作;负责本部人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负责挂靠本部的社团组织的申报、登记工作;负责直属企业事业 ...
//www.110.com/fagui/law_153474.html-
了解详情
4号),以及接待群众来访办法;《接访工作人员守则》、《来访人员须知》;劳动保障信访部门所在地和联系电话。 二、公开的形式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批项目名称、 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或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电话查询等形式向社会和服务对象公开。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内容以外的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99952.html-
了解详情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按照《劳动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应建立专门从事劳动监察工作的机构,负责劳动监察执法工作。这项工作尽早完成,为1995年1月1 争议处理机构的,应做好完善工作。注意充实加强劳动争议处理人员队伍。四、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为政府行政职能,应使用行政编制,其来源,请各地 ...
//www.110.com/fagui/law_53410.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