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调解没有达成协议的,民事纠纷双方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第五节行政规划第一百二十八条本规定所称行政规划,是 需要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或者依法应当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的,按程序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或者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行政规划审议通过后, ...
//www.110.com/fagui/law_379699.html-
了解详情
,及时指派法制工作机构及了解事实情况的人员作为诉讼代理人按时参加诉讼活动,依法积极主张权利,并要尊重审判程序,配合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对一审判决不服的, ,加强法制观念,学会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民事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用法。行政 ...
//www.110.com/fagui/law_47697.html-
了解详情
。凡调解无效或调解协议拒不执行的案件,要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仲裁。?3.联动机制。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 为依托,协调政府各部门,负责协调督办各行政管理部门纠纷的调处。三是完善以司法行政为依托的民事纠纷调处机制。以司法行政为依托,负责协调督办民间纠纷, ...
//www.110.com/fagui/law_207873.html-
了解详情
争议,以及居间协调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相互之间发生的与行使行政职权相关的民事纠纷的行为。第一百零六条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政府主要负责人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主要负责人交承办单位承办,启动决策程序。政府分管负责人提出的行政决策建议,报政府行政首长确定是否进入重大行政决策 ...
//www.110.com/fagui/law_395785.html-
了解详情
命令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服的;(三)对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不服的;(四)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 申请人陈述、调查记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检验、检定或者鉴定结论。现场笔录的程序与要求:(一)写明案件名称、争议的问题;(二)当事人基本情况;(三)现场周围环境 ...
//www.110.com/fagui/law_281473.html-
了解详情
命令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服的;(三)对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不服的;(四)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 、命令是否正确;(三)处理决定是否恰当;(四)是否超越法定权限;(五)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第二十二条审理中发现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违反上述规定情形之一的,复议 ...
//www.110.com/fagui/law_190295.html-
了解详情
要主动进行调解。三、充分运用行政调解方法解决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一)努力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各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做到行政调解与依法履职相结合 各类纠纷。行政机关对于调解不成的重大矛盾纠纷,应当及时告知、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渠道解决。对于进入诉讼程序的行政争议,在诉前已经做过行政调解工作的,应当将 ...
//www.110.com/fagui/law_382322.html-
了解详情
在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群众自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之外 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要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对经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反悔 ...
//www.110.com/fagui/law_214656.html-
了解详情
纠纷要依法妥善解决。对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调处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予以处理。要积极探索解决民事 程序解决的信访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告知信访人、举报人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的权利,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九、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 ...
//www.110.com/fagui/law_242208.html-
了解详情
乱作为等行政违法行为,共同做好对行政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工作。 六、加强民事纠纷调处工作,依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一)加强社会矛盾调处工作,努力将社会矛盾解决 或者提起诉讼。2.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合法行使职权,对行政相对人合法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补偿。要规范行政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和程序,完善 ...
//www.110.com/fagui/law_220274.html-
了解详情